喪屍片《28年毀滅倒數》一上映便奪下新片票房冠軍,證明這部睽違已久的經典系列依然魅力不減。導演丹尼鮑伊當年以《28天毀滅倒數》為喪屍類型電影打開新局,以快速感染、移動敏捷、手段兇殘的特性震撼影壇,拋開緩慢行屍走肉的既定印象,開創出殘酷而寫實的新路線。如今,這部系列第三部電影在睽違18年後再度登場,老觀眾還買單嗎?
延伸閱讀:影評|《馴龍高手》真人版不只神還原!好萊塢終於找到翻拍公式?
《28年毀滅倒數》點評:
20年經典續篇
自2000年代初期起,喪屍片便成為影壇屹立不搖的票房類型之一,然而品質卻參差不齊,無數B級片如過江之鯽般湮沒在影史長河中。真正成為經典的,屈指可數——蜜拉喬娃維琪的《惡靈古堡》系列堪稱生涯代表作;西班牙《錄到鬼》以第一人稱視角重塑觀影體驗;布萊德彼特主演的《末日之戰》則以主流大片格局詮釋全球災變;而韓國導演延尚昊打造的《屍速列車》更掀起亞洲喪屍片風潮,將本土情感與災難類型緊密結合。甚至日本《一屍到底》、《殭屍100:在成為殭屍前要做的100件事》等作,突破血腥與殺戮框架,嘗試從荒謬、青春與自我實現的角度,為這類型注入新的生命與反思。
而丹尼鮑伊的《28天毀滅倒數》也是20多年前誕生的其中一部經典,以低成本製作,不追求浩大場面,卻讓觀眾留下殘酷又寫實的心理陰影,荒涼空無的英國街道、蟄伏暗處的喪屍,利用時間跳接所營造的想像空間和絕望感,都令人一再回味。而《28年毀滅倒數》不僅延續了前兩部的世界觀、繼承了部分元素,也刻畫了更深刻的生命探討,並大膽埋下全新三部曲伏筆。可見即使中間出現過無數後起之秀,但這部經典續作回歸仍讓人眼前一亮,值得觀眾重新注目。
《28年毀滅倒數》點評:
用時間製造空間
《28》系列之所以成為經典,不僅在於其對喪屍題材的視覺衝擊與心理恐懼塑造,更厲害的是,它用時間來創造敘事空間——從《28天毀滅倒數》的28天、《28週毀滅倒數》的28週,再到本次《28年毀滅倒數》的28年。每一次倍數遞增的時間跨度,都是對人類文明崩解後的世界進一步拓展與想像的延伸。第一集中,28天足以讓倫敦從都市核心變為空城死域;第二集中,28週後的英國已無生機,生還者從他國返回重建。如今到了28年,鏡頭下的英倫已成一片荒煙蔓草,曾經的建築僅剩遺骸,森林與自然反客為主地吞噬城市痕跡。而與此同時,病毒也在時間中進化,不再只是無意識的殺戮體,而是出現了帶有支配意志的「阿爾法」喪屍,手段也更加兇殘,象徵著恐懼的升級與文明重啟的未知挑戰。
《28年毀滅倒數》點評:
孩子的視角
在末日電影中,孩子總是象徵著希望的種子,是廢墟之中尚未枯竭的未來。而《28》系列更是一次次以孩童角色,撐起情感與主題的核心。第一集中,梅格·伯恩斯飾演的小女孩,是帶領父親走出末日陰霾的重要依靠;第二集則透過伊莫珍波茨與麥金托馬格頓飾演的兄妹檔,展現孩子在父母離散、衝突與愛的交織中,如何成為關鍵的行動者與情感支撐。
來到第三集,《28年毀滅倒數》延續了這個傳統,卻更進一步深化了孩子角色的複雜層次。阿爾菲威廉斯飾演的小男孩「史派克」,一登場便被亞倫強森飾演的父親帶去參與「成年禮」般的獵殺喪屍行動,象徵從童年走向殘酷現實的轉捩點。但當他發現父親對母親的冷漠與背叛,內心的愛與怒交織,驅使他主動攜母踏上求醫之路。最終,在母親離世後,史派克選擇獨自踏上未知的旅途。這個結局如一顆埋藏的伏筆,也暗示著他將是系列未來故事的承接者。比起過去兩部,本集對孩子的描寫更成熟也更沉重,不再只是希望的象徵,而是真正意志與成長的主體。
《28年毀滅倒數》點評:
喪屍版進擊的巨人
而《28年毀滅倒數》的許多場景與設定,也不禁讓人聯想到今年同樣創下超高票房的動漫神作《進擊的巨人》。無論是孤立於世的小島、因資源匱乏、資訊不流通導致科技退化、倚靠高牆防禦外敵的封閉型社會,抑或是出發進行資源探索的遠征行動,甚至從小就要訓練少年面對變異人類(喪屍/巨人)進行殺戮的殘酷教育,都與帕拉迪島的世界觀不謀而合。就連雷夫范恩斯飾演的關鍵角色,也與艾蓮葉卡的父親一樣,是個醫生,象徵這個世界進擊的探索者,與試圖重新建立秩序與平衡的關鍵。
更巧妙的是,20年後的喪屍也如同《進擊的巨人》中的巨人般,裸體奔馳、被聲響吸引在荒野中奔馳,也有某種具備特殊能力,有如「奇行種」般的變異型態——例如本片中的「阿爾法」。雖然兩部作品並無直接關聯,卻都透過末日災難與人類變異作為媒介,探討社會的崩毀與重組,也讓觀眾不自覺在驚悚與反思之間產生強烈共鳴,都是非常吸引人的反烏托邦世界觀。
《28年毀滅倒數》點評:
生命的意義
在本片中滿是血肉與哀號的喪屍世界裡,真正最令人揮之不去的死亡,卻不是那些被咬死、撕裂的瞬間,而是來自一場無聲的絕望。茱蒂康默飾演的母親角色,與家人生活在一座與世隔絕的小島上,卻仍敵不過癌症的侵襲。為了尋求生機,兒子帶著她孤身登陸,試圖在滿目瘡痍的英國尋找醫療資源。然而當文明早已淪陷,醫學成為遺跡,即使找到醫生,她面對的只剩下冷冷的現實與藥石罔效的答案。最終在醫生幫助下選擇安樂死,悄然走完人生最後一程。這場戲幾乎與傳統喪屍片的血腥節奏背道而馳,卻格外深刻地擊中人心。它讓觀眾明白:在末日之中,最令人動容的不是逃亡與對抗,而是對生命盡頭的體悟與尊重。這段戲像一根溫熱的針,悄悄地刺進了這部電影的核心,也將人性與死亡重新拉回我們最需要直視的現實層面。
《28年毀滅倒數》點評:
再開三部曲
許多系列電影走到第三集,往往面臨疲乏或收尾,但《28年毀滅倒數》卻選擇另一條路——重啟延續,而非結束。將以《28年毀滅倒數》作為新一輪三部曲的起點,試圖將呈現出一個更加龐大的世界觀。「28年」的時間跨度,給了劇組充足的背景空間發展全新設定,也為接下來的兩部作品留下伏筆:喪屍王者「阿爾法」是否將帶來演化的終極形態?倖存人類是否能重新建立秩序或社會體系?《28年毀滅倒數》就像一場深吸氣的前奏,不只為老觀眾重拾熟悉感,也為這場關於人性與末世的長篇敘事重新調整了視角與野心。
source:索尼影業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