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日本指標性的雨傘品牌,Wpc.(World Party Possibility Creation)提倡「傘即是時尚」的核心概念,同時重視功能性,在過去幾年,成為日本第一的雨傘品牌,亦是旅日的台灣人必買的單品之一。Wpc. 在 2024 年的整體營收達到 100 億日圓(約新台幣 20 億元),一年賣出了高達 750 萬支雨傘。而我們也獨家專訪到社長冨田智夫(Tomoo Tomita)。
日本雨傘品牌 Wpc. 在紅什麼?
Source: Wpc., Uniarts
「我想要顛覆雨天給人的負面印象,它其實可以是很正面的,而不是陰沉沉的。」作為日本雨傘公司 Wpc. 的社長,冨田智夫在接受我們獨家專訪時,便已清楚地闡述品牌信念。創立於 2004 年,Wpc. 主張:雨傘不只是日常必需品,而是令人興奮的時尚單品。在過去二十年來,成為日本人心中最愛的雨傘品牌,也成為旅人前往日本的必買商品之一。
Source: Wpc., Uniarts
談到為何能在日本雨傘市場脫穎而出,冨田智夫坦言:「五年前,我們還在第二名的位置,如今,成為日本第一,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把『傘』作為一個品牌來經營。不是單純等待顧客上門,而是透過各種接觸點與顧客進行溝通,與顧客建立連結。顧客在擁有 Wpc. 的雨傘後,也會覺得變得時尚、變得幸福,懷抱這樣的內心情感。」
一支雨傘撐起 100 億日圓營收
Source: Wpc., Uniarts
過去一年,Wpc. 創下年營收 100 億日圓(約新台幣 20 億元)的可觀成績,一年平均賣出 750 支雨傘。冨田智夫透露,「我們在日本的三家直營店營收最好,當中有 7,000 萬日圓(約新台幣 1,430 萬元)的營收,來自台灣客人,占這三家總營收的 20%。」Wpc. 不僅是日本人愛的品牌,也成為台灣人前往日本旅行必買的商品之一。
Source: Wpc., Uniarts
將傘視為時尚單品,是冨田智夫在受訪時強調的理念,「當我們談起時尚,可能會聯想到衣服、包包,或鞋子,這種穿戴上新東西時,會擁有的幸福感。我們在經營 Wpc. 時,也想把傘創造出一種時尚單品,希望能打造出讓人心情愉快、變得幸福的東西。如果以實用品的角度,也許一人一把傘就夠了。但從時尚的角度來看,根據每天穿的衣服,就可以搭配不同的雨傘。」
「不把傘定義成日用品,而是一種時尚單品,正是消費者持續購入的原因之一。」 ── Wpc. 社長 冨田智夫
曾擔任日本 New Balance 總裁
Source: Wpc., Uniarts
Wpc. 的時尚化,不得不提起冨田智夫過去的工作背景。他曾於 2012 年加入鞋履品牌 New Balance,在日本公司擔任總裁一職,為品牌帶來卓越的營收提升,「New Balance 是個與消費者交流的品牌。當我來到 Wpc. 後,也決定要重視顧客的需求。聆聽顧客的聲音,將顧客的需求反映到商品上,讓品牌與消費者產生直接的情感連結。我想打造一個擁有高度互動的品牌,在情感、情緒層面與消費者產生共鳴。」
Source: Wpc., Uniarts
「可愛」、「時尚」、「幸福感」,是冨田智夫對 Wpc. 明確的定位與形容,「我希望能創造出新的可能性。秉持著『傘就是時尚』的精神,日復一日與顧客進行溝通,差不多就是這樣的感覺。」他在 2024 年加入 Wpc. 後,積極地為品牌作出調整,期待 Wpc. 不單單只是日本第一,而是成為全球市場中,市佔率最高的雨傘品牌。
延伸閱讀:獨家專訪|Dior 新創意總監 Jonathan Anderson
Wpc. 社長談台灣雨具市場潛力
Source: Wpc., Uniarts
冨田智夫透露,台灣的雨具市場和日本很相似,兩邊對雨傘的喜好度也相當接近,這也促使 Wpc. 與台灣總代理 Uniarts 合作,期待能與台灣的消費者建立穩固的聯繫。透過 Uniarts 線上選物平台及實體店面,讓台灣的消費者不用飛出國,也能買到這款雨傘。
Source: Wpc., Uniarts
訪談尾聲,冨田智夫分享談未來的經營策略:「我們非常擅長處理中價位帶,接下來,我們將會把重點放在高價格帶和低價格帶。未來,我們會維持中價位的現有水準,並且針對高價與低價市場,發展出新的品牌。我們目前的市場主要限於亞洲市場,未來會逐步開發更遠的市場。最終,希望能成為全球市佔率最高的雨傘品牌。」
Wpc. x Uni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