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辦清單一堆卻不想行動?「柴嘉尼效應」一招破解你的大腦惰性,擺脫拖延!

待辦清單一堆卻不想行動?「柴嘉尼效應」一招破解你的大腦惰性,擺脫拖延!

  • #職場
  • #拖延症
  • #生產力
  • #柴嘉尼效應
  • #效率提升

你是不是有這種情形?明明待辦事項還很多,但總是提不起勁一直拖延,導致效率下滑,其實透過「柴嘉尼效應」,創造出一個小動作,就可以幫你改善喔。

延伸閱讀:【塔羅占卜】你的職場貴人在哪?抽一張牌指引事業關鍵轉機!

                                            

未完成更難忘:柴嘉尼效應揭示大腦的記憶機制

在心理學領域中,有一個著名的現象叫做「柴嘉尼效應」(Zeigarnik Effect),它是由二十世紀初俄國心理學家布魯瑪・柴嘉尼(Bluma Zeigarnik)所發現的。柴嘉尼教授在一次咖啡廳觀察中發現,服務生能夠清楚記住尚未送達的餐點,但一旦餐點上完,這些資訊就彷彿立刻從腦中消失一般。

這個現象說明了人們對未完成的事情會比已完成的事情更加記憶深刻,未完成的任務會在我們的腦海中佔據更多空間,形成一種持續的提醒,直到我們將其完成為止。柴嘉尼為了驗證這個假設,進行了一項實驗:讓一群孩子執行約20個小任務,包含拼圖、捏黏土等,有些任務讓他們完成,有些則中途打斷。結果發現,孩子們記得未完成任務的數量約是已完成項目的兩倍。證實了人類大腦確實對未完成的事情有著更強烈的記憶與關注。

延伸閱讀:未來職場趨勢!成長速度最快的10大職業:護理師因人口老化需求大漲,「這個工作」意外成榜首

                                                 

「寫下來就不怕忘」:用三件事清單解放大腦壓力

在繁忙的現代生活中,人們常常面臨著各種未完成的任務:工作上的項目、家庭責任、社交活動等。這些懸而未決的事項累積起來,可能成為心理負擔,導致注意力分散、壓力增加,甚至影響睡眠質量,而當我們將未完成的事項寫下來時,大腦會感到一種暫時的解脫,因為它知道這些資訊已經被安全地存儲在外部系統中,不再需要持續保持警覺。有研究顯示,使用待辦事項清單可以有效減輕心理負擔,提高工作效率。

雖然待辦事項清單是管理未完成任務的有效工具,但如果清單本身過於冗長,反而會讓人更不想面對,形成負面效果,因此每天只選擇三件最重要的事情去完成,這三件事可以這樣安排:第一件選擇容易完成的小任務,獲得初步成就感;第二件選擇與長期計畫相關的事項,累積進度;第三件則是當天必須處理完的緊急事務。這種安排方式,既符合大腦運作的自然規律,又能有效推進工作進度。

延伸閱讀:你身邊也有「職場小人」嗎?這6種類型最可怕:表裡不一、裝傻算計,盡量公事公辦不接觸

                                                               

「刻意中斷,反而更有靈感」:讓大腦在潛意識中繼續工作

柴嘉尼效應的另一個有趣應用是「有意中斷」技巧,當你面臨思路阻塞或靈感枯竭時,不妨有意識地在一個關鍵點暫停工作,去做些完全不相關的事情。這種暫時的中斷反而能激發大腦繼續思考原問題,因為未完成的任務會在潛意識中持續活躍。提到工作中斷和轉換,最簡單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起身走一走,像是愛因斯坦、賈伯斯等人都會在散步時思考問題,不妨也可以嘗試喔。

                                                

原文出處:MF變型男
圖片來源:canva

更多內容:

如何迅速變得有智慧?4個小技巧讓你看起來很聰明:先練習控制說話速度

睡不著黑眼圈超深?帶你學會「美軍速睡法」:5個步驟讓你只要 2 分鐘就睡著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

加入好友

cover
做自己,最時尚
DARE TO BE YOURSELF.
DARE TO BELIEVE.
Bella Logo black
Newsletter
訂閱我們的電子報,每週收到潮流時尚美容觀點
Social
Be our friend
加入 Bella 儂儂會員,可搶先試用體驗我們提供的產品
COPYRIGHT © 2025
NONG-NONG GROUP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