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 8 個關於 #人生觀 的文章
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糾葛是難以解決的,最常見的像是戀愛時都會栽在同類型的人身上,卻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自己會如此倒楣,總是遇人不淑,找不到所謂的靈魂伴侶。
活在世界上,我們總是希望自己能夠理性一點、客觀一點。許多人也會勸我們應該要三思而後行、多思考後再做決定。但心理學研究卻告訴我們,要達到客觀、達到理性,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甚至很多的心理學研究都讓我們了解到,人本來就是很主觀的生物!今天推薦這本《圖解認知偏誤》,封面就寫著「人類並不理性」,因此要我們「打破慣性偏見,建立強大思維」。然而,人真的能夠沒有偏見嗎?其實看了這本書之後,我覺得我們能做的只是「看見自己會有的某些偏見」,而不是「消除自己的所有偏見」。
人類是群居的動物,每天我們都會遇見各式各樣的人,包含親近的家人朋友與許多初次見面、擦肩而過的陌生人,但面對每天無數的社交場合,有時難免令人感到心累,不想再花時間交際應酬,只想一個人安靜地待著。
關於「人生」這條路,一開始我們會恣意地想走就走,不想走就停下來,想怎樣就怎樣,但隨著走的路長了,會陸續地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們有的走得快,有的走得慢,還有的只想走在最前頭,誰都不可以超過他。在這樣的氛圍中,漸漸地我們也有了「追趕」的意識,好像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某些想要的事物,於是就陷入了「只能一直往前跑」的迴圈中,再怎麼累也不能停,要是慢了一點就會害怕是不是什麼都得不到了。
在人生中,我們常常會遇到「目標是什麼?」的提問,學生時代被問「你的目標是哪個學校?」出了社會,四處求職時,更是常被問「你的職涯規劃是什麼?分別說一下三年、五年內的目標」,不然就是親朋好友間會問「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面對這些問題,心裡就有千斤重,因為就是沒有答案啊!難道沒有目標真的不行嗎?不能只是漫無目的地活著嗎?
詩人紀伯倫留給世人這樣一句話,替工作意義鑿了個浪漫註解——這浪漫很實際,甚至寫實,當工作成為你窮盡一生追尋的事物,愛與熱情是支持自己持續的必要動力。 但我們應該如何在有限的人生裡,挖掘自己的熱情?如何將熱情融入工作,讓其帶來的影響不只是物質收穫,更多的是藉由工作體現你相信的價值,進而獲得心靈的成就?如何在實踐理想的過程裡,始終不忘記去愛與生活,讓人生過得飽滿?
經營《生活黑客之路》內容訂閱、線上課程和訓練營的侯智薰(雷蒙),以講師身份來到女人迷,與我們一起從工具中獲得力量,帶你一起在下班後找出生活的掌握感、享受更多科技樂趣,更重要的,是擁抱高效生產力與實現自我管理!
在居家防疫期間,除了打遊戲、玩玩具,還有什麼活動能讓爸媽和孩子度過有意義的親子時光呢?今天推薦5部電影,雖然是兒童動畫片,但故事背後的內涵對大人而言也很有意思,還富有許多教育的寓意,一部電影能讓爸媽和孩子都各有收穫,今晚就和寶貝來一場Movie Night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