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 33 個關於 #心理健康 的文章
痣是一個很神祕的東西,面相可能只有東方人比較在意,但痣是全世界人都很在意的一個東西,上YouTube 一搜,就會發現,不管是印度人、中東人、歐洲人、美國人,也都很在意自己臉上跟身上的痣。而台灣人也是如此,畢竟從小逛夜市的時候,就常常看到點痣,然後就有一張超大的圖,告訴你這個痣好不好,然後那個痣可以發財。但實際上真的有痣可以讓你發財,或是有的痣會讓你離婚嗎?
新年大掃除,你的心靈也需要「斷捨離」,我們常在說的這個詞意味著「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去多餘的事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該如何將這些話實踐至心靈上?以下 4 個小提示或許有助於你在新的一年,過更簡單,但更滿意的生活。
成為幸福的人是有方法的,你知道「幸福感」是由哪些元素組成的嗎?心理學家還認為,在這些元素之前,「自主性」(Autonomy)又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擁有多少生活中的自主性,大概就能預測你有多少的幸福感。什麼是自主性?該如何擁有它?它與幸福之間的關聯又是什麼?一份於近期發表的研究讓我們得以一探究竟。
我們現在常用「罪惡」、「邪惡」來形容食物,大多指的是好好吃又好不健康的垃圾食物,而我們總無法控制自己。不過心懷內疚的飲食態度,可能更不健康,研究表明當人對食物產生了內疚感,體重會更容易增加──言下之意是你的「好罪惡」,反而會破壞你的減肥計畫。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我們又該如何消除內疚、控制渴望,與食物達成和平健康的關係?
進入秋冬後你時常感覺情緒憂鬱嗎?這是正常的,稱為「季節性憂鬱」(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SAD),最主要是日照量減少所引致。任何季節都要好好生活,儂編提供 5 個能舒緩冬日憂鬱的小小技巧,一起等待春天的到來!也提醒,若已連續兩年復發 4 - 5 個月並影響日程生活,就屬於重度憂鬱症的範疇,建議積極尋求相關醫療協助。
你曾懷疑別人,或被別人說過「低 EQ」嗎?要自我覺察出缺乏情商很不容易,通常要藉他人提醒,或經由某些測驗問卷去發現。任何時候發現都是好事,正代表你可以開始做改變!為你整理 EQ 較低者常有的 5 個跡象,了解情緒是如何與我們相互影響。
今天是美國的感恩節,雖然台灣沒有慶祝,但生活中的「感恩意識」,卻是人人都可以培養的積極情緒。大多數研究都指出,擁有感恩意識能提高生活的幸福感,但它對某些人來說卻非常困難、覺得沒有必要,另一種情況則屬於過頭的「感恩濫用」,使你變得更抑鬱。感恩節聊感恩,究竟怎麼樣的感恩很糟糕,怎麼感恩才會對我們有益處?
「極簡主義」的生活能讓人更快樂嗎?擁有的越少,就會越幸福?一份發表在正向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的實證研究回顧表示:對,是真的。自願用簡單的方式去生活,有比一般人更多的幸福可能。
上次的你和他人進行比較,然後產生不滿、沮喪甚至得意洋洋的情緒是什麼時候?或許就是今天的事。比較的心態是正常的,還可能是必要的,但如果你發現了這樣的「比較」帶給你不良影響,就得作出一些改變。讓我們從了解「社會比較」開始,試著學習與它共處、化為進步自己的力量。
發達資本主義的都市叢林裡,人們越來越講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這也被看作為一個心理健康的指標。「平衡」是一件隨時要覺察、改變的事情,2021 年一則刊載於《哈佛商業評論》的研究調查下了這樣的結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是一個隨環境與優先事項而變化的循環,而非一次就能解決、無後患。」如何在循環中找到一個舒適的生活方式,讓儂編給你以下 5 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