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落於台中西區英才路上,靜靜地長出一座清水混泥土建築。在高達四層樓的立面量體上,因其內凹圓球的缺口設計,成為台灣中部極具吸睛的街景之一。在建築師毛森江的打造下,選在面寬二十公尺的喧囂路邊旁,打造極具寧靜的轉角,大量的幾何切割,成為另一種建築語彙,為這座城市染上詩意,待你細細感受其魅力。
- 建築師毛森江設計
- 大面積清水混泥土
- 導入更多自然光線
- 耗時「五年」落成
- 入選世界級建築獎
台中「英才路辦公室」:建築師毛森江設計
Source: Mao, Shen-Chiang Architecture Studio/Kuo-Min Lee/AMP
告別堅硬且一成不變的清水混泥土建築線條,座落於台中英才路上的四層樓辦公室,徹底改寫台中天際線。在毛森江建築工作室操刀下,透過多個圓形元素作為空間的虛空體,以「二維」弧形與「三維」圓形幾何圖形來塑造建築體量,更找來洪惠貞、鄭家惠、林紫筠參與設計、戴育澤建築師監造,於去年落成後,成為台灣全新地標景點之一。
Source: Mao, Shen-Chiang Architecture Studio/Kuo-Min Lee/AMP
延伸閱讀:外媒盛讚!新竹全新地標「橋繭」緊鄰落羽松湖畔,台灣新銳建築師郭恩愷打造,5 大亮點一次看
台中「英才路辦公室」:大面積清水混泥土
Source: Mao, Shen-Chiang Architecture Studio/Kuo-Min Lee/AMP
台中「英才路辦公室」以大面積「清水混泥土」呈現,藉由 60 公分乘以 180 公分的「長形」清水模分割系統,在收窄整體立面視覺效果之餘,更能同時弱化四層樓的厚重感。沒有多餘的裝飾點綴與繁複的設計線條,設計師在極簡的清水面料上,揉入大量的正方形、圓形,以及圓弧形等幾何圖形元素語彙,宛如是一座城市裡的小型城堡。
Source: Mao, Shen-Chiang Architecture Studio/Kuo-Min Lee/AMP
台中「英才路辦公室」:導入更多自然光線
Source: Mao, Shen-Chiang Architecture Studio/Kuo-Min Lee/AMP
光線,成為這座建築設計的一大亮點。退縮於清水混泥牆後的幾何開窗立面,能有效地阻絕光線直射的過熱問題,同時,亦能給予足夠的自然光線導入。隨著時間的推移,光線在灰階的清水模上,有了更多深層陰影的轉變。一樓挑高的圓弧缺口,為擁擠的城市街口多了喘息,形塑寧靜的氛圍,也藏著「邀請」的意味。
Source: Mao, Shen-Chiang Architecture Studio/Kuo-Min Lee/AMP
延伸閱讀:獲多項國際建築獎!台北「正旅館藍」改造50年老宅:優雅「克萊因藍」立面,5大設計亮點一次看
台中「英才路辦公室」:耗時「五年」落成
Source: Mao, Shen-Chiang Architecture Studio/Kuo-Min Lee/AMP
值得一提的是,立面轉角的內凹造型,貫穿於二、三到四樓的四分之一圓型造型,猶如「月亮」高掛於夜空,也好似一口「咬痕」,成為這座建築中最難施作的部分,顛覆傳統制式的建築型態,在雜亂的街景中脫穎而出。台中「英才路辦公室」從設計、落成,再到交屋,花了近五年的時間,成為台中最新地標之一。
Source: Mao, Shen-Chiang Architecture Studio/Kuo-Min Lee/AMP
台中「英才路辦公室」:入選世界級建築獎
Source: Mao, Shen-Chiang Architecture Studio/Kuo-Min Lee/AMP
台中「英才路辦公室」落成後,不僅獲得 2024 倫敦設計獎,更於去年底入選 2024 美國建築大師獎(Architecture Master Prize,簡稱:AMP),亦是最具權威的世界級建築獎項之一。這座建築改寫了我們對「清水混泥土」的思維限制。特別是,在擁擠狹窄的基地上,呈現截然不同的城市街廓樣貌。在黑與白之間,書寫更多建築的可能性。
Source: Mao, Shen-Chiang Architecture Studio/Kuo-Min Lee/AMP
延伸閱讀:東京地標「中銀膠囊塔」正式拆除!黑川紀章半世紀建築落幕,全新「鉑爾曼酒店」預計 2027 年開幕
【台中英才路辦公室】
地址|台中市西區英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