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最「野」建築展!2025「島嶼構竹」走進台東森林與自然共生

全台最「野」建築展!2025「島嶼構竹」走進台東森林與自然共生

  • #島嶼構竹
  • #台東建築展
  • #竹構建築
  • #台灣永續建築
  • #原民文化建築

台灣竹材重要嗎?持續推動當代「竹構建築」實踐的「島嶼構竹」,在今年邁入第四屆並首次移師台東舉辦,6組設計者進駐山林場域,以竹為媒介,挑戰嚴峻的東部氣候,構築出與自然共生的山林建築實驗場。無論專業建築愛好者或對工藝感興趣的大眾,都能在這個「最田野」的建築策展中看見創作者如何回應環境、文化與時代。

延伸閱讀:「台灣館」曝光!2025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光明燈牆」成亮點

2025「島嶼構竹」讓建築深入台東山林
  • 2025島嶼構竹:以創新台灣竹材為目的
  • 「竹」對台灣建築為何重要?
  • 2025島嶼構竹:什麼是「真實建築」?
  • 2025島嶼構竹:6件作品分佈在哪?
  • 2025島嶼構竹:參觀指南

2025島嶼構竹:
以創新台灣竹材為目的

「島嶼構竹」是什麼?由臺灣竹會發起,2020年起開始推動「竹材」在當代建築領域的應用與創新,今年來到第四屆,論述範圍跳脫都市生活環節,轉而面向台東山林,以另一個角度詮釋建築與自然、文化與人之間的關係,帶出「竹材」作為永續資源的潛力,也讓建築師與設計者從「實作」中學習材料本質、實踐台灣在地建築的新可能。

延伸閱讀:台灣五大絕美山林建築推薦:南投秘境「台電萬大電廠」驚豔亮相

2025島嶼構竹:
「竹」對台灣建築為什麽重要?

「竹」是一種極具潛力的在地建材。台灣地處亞熱帶,氣候極適合竹類生長,相較於其他建材,竹具備重量輕、強度高、柔韌性強等優勢,也是再生快速的天然資源。在建築工法上,竹材適合運用傳統榫接與彎曲工藝,亦能結合現代設計語彙,實踐永續、美學與在地文化共構的可能性。作為碳吸附能力強的植物,竹更是應對氣候變遷的綠色建材,「與自然共生」建築清單中也絕對少不了它。

延伸閱讀:台灣五大絕美山林建築推薦:南投秘境「台電萬大電廠」驚豔亮相

  

2025島嶼構竹:
什麼是本屆主題「真實建築」?

「真實建築」是本屆島嶼構竹的核心概念,挑戰置身於東岸多變的氣候中,「竹材」作為生命力極強的天然建材,如何能與地景共鳴。 策展人葉育鑫指出,相較於西部成熟的建築系統,東部更接近原始環境,促使設計者更貼近材料、結構與文化的本質。這樣的場域設定,讓「竹構」不只是設計語彙,而是一場身體力行的建築修行,也讓觀者重新思考「永續」與「地方性」的可能樣貌。

延伸閱讀:全台最美手作展!「島作」召集41組品牌5大亮點(回顧)

2025島嶼構竹:6件作品分佈在哪?

本屆展覽作品分布於三大展區,包括「知本國家森林遊樂區」展出四件作品:《竹蝶》以Y型桂竹打造詩意薄殼;《石頭的孩子》揉合卑南神話與多重材料;《在若亭》模糊建築邊界、打造靜謐涼亭;《第三空間》由義築協會打造竹穹頂,夜間彷若發光瓢蟲。「台東森林公園」則展出《船塢》,結合金屬貨櫃與竹橋。「達魯瑪克部落」則有《Irilriya》,由原民竹構大師鄭浩祥創作傳承魯凱文化的作品,皆由在地材料製成,回應各自的基地特性,體現「與環境共生」的命題。

#1 《竹蝶》 |知本國家森林遊樂區

《竹蝶》位於知本國家森林公園園區好漢坡步道旁,以山坡地形與環繞樹根為地貌環境,發展輕觸土地的竹構薄殼作品。結構以 Y 型桂竹集束拱柱為核心,往三向延展形成拉力結構,上方覆以交錯編織製作的孟宗竹薄片膠合板,共構輕盈且具張力的薄殼系統。編織竹膠合板以片狀組裝方式固定於金屬骨架,傳遞應力並穩固整體結構。作品如蝶翩然停棲於林間,融合自然紋理與地貌特徵,營造出詩意而獨特的場所精神。

#2《石頭的孩子》|知本國家森林遊樂區

《mupangca’ gana varasa’ 石頭的孩子》是一種祈禱,也是一座記憶場。靈感源自卑南族神話「石生說」象徵人類誕生的神話意象,竹的柔韌構築出靈性的骨架容器,請引水火之力進行烤製彎曲,圓心交匯「膝蓋長出眼睛」的靈視,山嵐溪水流線,是人與自然、靈性神話與現實之間的詩性接口。交織石頭、黃藤與麻繩作為綁束與拉張介面,形塑祭儀中的相連身體,如同人與神話、人與祖靈之間的網絡。透過田野駐地與創作採集,回應召喚,聆聽腳下這塊土地的靈魂。

  

#3《在若亭》|知本國家森林遊樂區

不同的角度看到涼亭微妙的曲線變化,它可以是羽翼漸張正要展翅高飛的老鷹,擁有美麗鱗片保護山林害羞內斂的穿山甲,或是傳統原住民裝飾的大貝殼。讓人回到當下,感受自在自若。人們在裡面或坐或臥或躺,可以攀爬、觸摸,完全放鬆分享。

#4《第三空間》台東森林公園

兼具穿越與停留、包覆與開放、休憩與交流的空間,同時位於遊客步行動線。可提供山訓、親子野營、遊客駐足的休憩場所。竹集束環先於大安高工加工,再由公東現場接手,竹編邀請普悠瑪鄭浩祥長老以卑南圖騰引導學生製作,竹曲樑運用紅石林道孟宗竹、知本溫泉浸泡等天然處理。

#5《船塢》台東森林公園

船塢的主體是兩個 12 米的貨櫃與竹構造的共構,東北季風及颱風頻繁,用竹子建造是一個很大的考驗,藉由貨櫃的壁體作為竹構造的結構施力輔助,形成一個棚子利用地形及貨櫃體形成內聚的抗風廣場。屋頂可眺望到綠島,也作為平時在活水湖練習的觀察;是深耕南島海洋文化航海術的基地,也是與大自然結合的海洋學習場。

#6《Irilriya》達魯瑪克部落

「lrilriya」為台東達魯瑪克部落魯凱語,意指「可暫時休息之地」。作品設置於族人同意之傳統領域,採用當地竹種全材構築。雖竹材已與根系分離,仍連結於部落土地與地氣,象徵材料、工法與文化傳承的永續關係。結構造型展現凝聚與團結精神,撐柱至屋頂高點,力道由四方匯聚於中心。

2025島嶼構竹:夏季參觀指南

「島嶼構竹」為常設展,設置於台東縣三大自然地點,適合旅人規劃深度探索。「知本國家森林遊樂區」可由台東市區開車約30分鐘抵達,園內步道適合家庭與登山客前往;「台東森林公園活水湖」鄰近市區,可步行或租用自行車前往;「達魯瑪克部落」位於台東南端山區,建議自駕或搭乘當地計程車服務。參觀時可穿著防滑戶外鞋、簡單雨具以因應東岸多變天候與野外環境。部分作品結構開放,觀者可近距離體驗竹構空間。

Source:2024創意台中/樸實創意

展覽未來將收斂編制成為迷你「創作概念展」,回到台中的繼光工務所繼續展出,展期為5/31~6/15,去不了台東山林沒關係,同樣可把握城中的展出機會。

 Source:臺灣竹會|攝影:汪德範

  

《2025台灣構竹》

指導單位|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臺灣竹會

策展執行|初樸建築師事務所

策展人|葉育鑫

參展人|陳宣誠、柯慕一、陳思因、簡志明、王柏仁、鄭浩祥

結構設計|原型結構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

加入好友

cover
做自己,最時尚
DARE TO BE YOURSELF.
DARE TO BELIEVE.
Bella Logo black
Newsletter
訂閱我們的電子報,每週收到潮流時尚美容觀點
Social
Be our friend
加入 Bella 儂儂會員,可搶先試用體驗我們提供的產品
COPYRIGHT © 2025
NONG-NONG GROUP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