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這個月來天災人禍不斷,世界各地接連遭受天災襲擊,緬甸已發生數十年的羅興亞人屠殺浮到國際檯面沸沸揚揚,南美國家政治動盪直接影響無數人的飯碗,就算我們平常對政治與歷史無感,但最終卻絕對無法逃脫國際局勢的連鎖影響。編輯本月要推薦幾本關於在世界角落曾上演、或正在上演的故事書,從如妳我一樣的小人物生命中,體解生存世界的真實面貌。
.jpg)
變臉的緬甸:一個由血、夢想和黃金構成的國度
還記得多年以前,當緬甸結束多年軍政府專政,備受敬重的翁山蘇姬風光上台時,那讚頌民主的氛圍,是何等自由美好?
然而,近日羅興亞人的種族迫害事件在國際上鬧得沸沸揚揚,翁山蘇姬在聯合國壓力下於自家發表演說,卻並未真正承諾任何作為。曾任《經濟學人》東南亞通訊員的作者理查.考科特,長年耕耘緬甸政經文史,在《變臉的緬甸》一書中,用深入淺出筆法帶讀者全面觀看歷史脈絡,這才讓人恍然大悟地理解了緬甸的月亮陰暗面,並能用更客觀的角度,來看待以存在數十年之久的種族矛盾,以及反思自身台灣的民族處境。
.jpg)
作者/ 理查.考科特 譯者/ 廖婉如 出版/ 馬可孛羅
青苔不會消失:附著在土地上既邊緣又無人問津的一群人
袁凌來自中國陝西,是新聞界的重要人士,行跡走遍中國大江南北,曾參與柴靜著名的《穹頂之下》霧霾紀錄片構思、曾鍥而不捨追蹤對法輪功信徒施暴的女子監獄故事,也曾在著名歷史學家高華去世之際,讓大學者點頭會面,因而留下了重要的政治思想紀錄。他的調查報導使他的職涯顛簸流離,但卻無法阻止他繼續追尋真實、探詢人性。在《青苔不會消失》一書中,袁凌以文學呈現了諸多中國小人物的故事,主題橫跨礦工疾病、北京外地人困境、戰後地雷村生活、愛滋蔓延的彝族小村,以及隔代教養等等問題,觀察冷靜敏銳,筆法真誠優美,讓人在看了揪心難受的同時,反思自身國家的諸多相似議題。
.jpg)
作者/ 袁凌 出版/ 時報文化
翻譯者
我們常嫌棄政治骯髒,兩手一攤認為「反正選誰都一樣爛」便將自己置身事外,卻時常忘記,人是時代的動物,我們的價值觀、對夢想的選擇,以及與親友間的關係,都和時代政治息息相關,我們可以選擇曚起眼不去看,卻絕對逃不掉政治的影響力。
《翻譯者》集結了賴香吟多篇短篇作品,內容不死板嚴肅地談政治,而是從台灣社會不同人的角度中,述說並反映著時代的故事。從剛戒嚴後的焦慮徬徨、戰後嬰兒潮的虛幻輝煌,到疲軟無力的夾縫世代……每一篇故事、每個人物的失落與掙扎,都反映著獨特的台灣記憶,而妳我也不可避免地,正在寫著接下來的劇情。
.jpg)
作者/ 賴香吟 出版/ 印刻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