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 245 個關於 #展覽 的文章
德國觀念藝術大師托瑪斯.德曼(Thomas Demand)來台開展!其創作題材多取自知名歷史或社會事件的報導照片與影片,如日本福島核電廠的控制間、伊拉克前總理海珊在被捕前的藏身處、二戰暗殺希特勒失敗的會議廳等,以紙材建立真實比例的模型,鉅細靡遺地重建歷史名場面。展覽內容、日期、四大展區內容搶先看!
最近在陽明山中的日式庭園秘境「裏山 URAYAMA」裡,邀請擅長創作「動物陶偶」的台灣陶藝家巫松原(Sung yuan. Wu),以其最新創作展《情緒動物園》中帶著溫度的動物們,與和室的沉靜氛圍展開對話,與周圍自然環境形成絕妙的呼應,邀請觀眾走進一座「情感密林」之中,與靈氣十足的陶偶一起漫步其中。
2025年臺北市立美術館必看展覽有哪些?照慣例,趕在年底前,北美館提前宣布隔年的展覽計畫,當中最受矚目的2檔重量級國際藝術家大展,分別是冰島——丹麥藝術家奧拉弗埃利亞松、德國藝術家托瑪斯德曼,還有6檔臺灣跨世代藝術家個展輪番上陣,更將在2025年底迎來第14屆台北雙年展,展覽名稱、展覽內容、開展時間、票價一次看!
回顧去年三月,日本傳奇音樂家坂本龍一不幸離世,讓全球歌迷心碎不已。坂本龍一在藝術領域佔有重要地位,締造無數經典音樂作品。如今,日本東京都現代美術館迎來首次規模最大裝置展覽《觀音.聽時》,回顧他過往創作的軌跡與脈絡,熟悉的鋼琴緩緩地升起,藉由一系列策展規劃,再一次懷念起這位令人尊敬的大師。
北師美術館 2024 年 年底壓軸大展「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ction & More 1951-2005」已經登場。這檔睽違9年的展覽集結了70件作品,帶出她生涯前半世紀的作品,以裝置、錄像、繪畫、雕塑等各種形式來呈現從痛苦中茁壯的精彩創作。
以「纜繩藝術」聞名國際藝壇的雕塑大師-康木祥,於2024年年底,特別應基隆有關單位之邀,來到「基隆港-國門廣場」放置自己專為基隆從零打造的巨型公共雕塑,展出為期一年。他以《毛小孩》為題,透過各種回收、再生的拖船纜索重新纏繞、包裹成形似「胚胎」的有機曲線形狀,象徵著討海人的「生命歷練」,以及海洋蛻變的重生意境。
「微型藝術家」田中達也回來啦!2025年1月《田中達也特展-大師眼中的微型組》即將睽違5年三度在台北開展。這位日本熱門微型藝術大師,這次將再度帶來160組全新創作,涵蓋近50件立體模型,重新感受微縮藝術的創意與無窮魅力。
今年82歲的台灣當代書法藝術家董陽孜,受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策展邀請,自11月21日起至4月8日舉辦美國首次大展《大廳委託創作:董陽孜—對話》,不只將展出兩幅巨達7米、筆墨磅礴的書法創作,更成為史上第一位在大都會大廳展出的亞洲藝術家!
日本知名建築設計師森田恭通來台開展!他除了參與過許多重大建築項目,三十多年來也以單色攝影,探索光與影所創造的世界,並以其獨特的攝影視角看待建築與空間設計,作品穿梭世界各大城市,透過出其不意的視角去探索景色。日前開展他也親自訪台,可見其對台灣展覽的重視。以下既來介紹繼東京香奈兒美術館後,位於高雄金馬賓館的《感官世界:森田恭通》特展有哪些亮點!
有時候,不一定是國際級藝術展覽才值得我們關注或報導,反倒像這種地方性策展,規模雖不大,卻最能帶出創作者本身對這塊土地或城市的日常觀察。而今,下列3檔皆以「基隆」為題的小型特色展覽,表現形式有攝影及水彩手繪,透過他們的視野,得以用另一種角度去探索百年港都的日常景致。計畫去基隆遊玩的儂粉們,也別忘了抽個時間去看看,以行動支持他們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