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否在這時尚產業領域中的狀況特別明顯,我always在想,我們比快的意義是麼?難道我們所居住的地球,會因為我們互相比誰快速,而轉得更快?
source:Cup
我也不知從小就成長在充滿數位產物迸發下的千禧世代們是如何想,也許他們如魚得水,又或著也會不時像我一樣冒出這感覺,或著說是....感嘆著:所謂,快的意義。
source:Thecan、ShutterStock
西元1984、民國73年出生的我,似乎在求學階段就剛好遇很多舊規定或原先很嚴格的介範,終究也不得順應潮流作出改變前的陣痛期,比如:髮禁、能否帶手機上學、服裝儀容、聯考制度取消之類的;或是像現在出了社會,我在工作上所面臨到的紙本與數位媒體那種相互拉扯、卡在中間的尷尬心態。
source:Mabowgate、Youth.tycg
但另方面,我卻也常看著我爸媽,或著不少年齡比我更大的長者們,似乎又很enjoy、樂於接受數位產品的使用,不管是不是每天早上我一定都會收到親戚群組們多則以上早安問候圖的line訊息,有時很煩,我知道,可換個角度想,當看著我爸媽推著老花眼鏡、手抬遠遠的盯著手機屏幕看,卻也覺得很可愛,事實就是,他們也開始學著用智慧手機了,那我又在抗拒什麼呢?我老跟身旁朋友滴咕著:為何現都不再出有實體鍵盤的手機了?他們都一臉茫然反問why,可我就是很想念,very much。
當初因緣際會進入了夢寐以求的雜誌圈工作,我那時真的好開心,從一個原本都只是翻頁的讀者,沒想到有這麼一天,開始我的編輯之路。第一份工作的雜誌與結婚主題有關:從飯店、婚宴桌佈、室內或戶外婚禮、度蜜月、婚紗、新郎新娘穿撘介紹到兩人婚後生活等專題策劃,做了快滿三年,那時整體來說,紙本跟數位網路的連結不像現在緊密到彷佛連體嬰,是有發展,但還只是初步。後來如願跳入時尚雜誌到現在,這是我的第三份編輯工作(聽起來我好像對公司蠻忠誠齁)。
source:Pinterest
進入雜誌圈前後加起來至少十年了,又怎能料想到這十年,紙媒與數位媒之間的變化如此之快,快到改變整個生態,不只閱讀,品牌設計師也在這幾年來來去去,至於零售呢,就更不惶多讓,手中握著的實在與虛擬數字彼此消長,甚至出現一面倒的窘況,就好比理性與感性的極端對比,在執行這些花腦、費時的紙本單元,同時也要寫大堆鞋包盤點網文,對於早習慣紙本邏輯的我,消化起來還是有點吃力,但也的確不得不去做些改變,畢竟大未來趨勢無奈就是如此。
但相較更早進入這行的大前輩們,從頭到尾、巔峰到低谷的完整遭遇,我的感受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不過,也是有幾位很特別的例外,比如永遠能跟上數位時勢、寫文超快又精闢的「D」主管;或是年紀小我快一輪、只想心無旁騖在設計業耕耘到極緻的老派美編「J」同事。
紙媒與數位,若以品牌來比喻,就好像Hermès堅持金字塔端的傳統工藝與H&M帶給廣泛消費者的快速時尚,我不是耶穌,也不是玉皇大帝,我又憑什麼立場去表態對錯。這只是一位剛好正處於這銜接階段的七年級編輯,尚處於尋找自我平衡應對的心底話。
就像我現在打了這篇少說也千字以上的網文,對比單品盤點文,你說讀者真的會字字看嗎?我也不知,或許會的人就會,但不會的也永遠不會吧.....
克編小檔案:
處女座,B型。
喜歡吃豬血糕。
品味,就是堅持自己的勇氣
立即加入儂儂LINE@ 每週五抽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