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只是小感冒?「與病毒共存」可行嗎?醫師揭英國、澳洲慘痛代價:台灣目前沒條件

Omicron只是小感冒?「與病毒共存」可行嗎?醫師揭英國、澳洲慘痛代價:台灣目前沒條件

  • |
  • by Yui
  • #Covid-19
  • #Omicron
  • #疫情
  • #防疫
  • #腦霧
  • #與病毒共存

Omicron病毒在全球造成大量感染,傳播力比Delta還要恐怖,就連台灣社區現在也被攻破,短短不到兩週已經有約250例本土感染。不過因為感染Omicron的患者目前來看大多是輕症,甚至認為認為「Omicron只是小感冒」,可以嘗試「與病毒共存」當成一般流感就好,真是這樣嗎?儂編來整理專家說法告訴大家。

延伸閱讀:數位疫苗證明上路!出入12種場所「秀出接種紀錄」才准通行,6大QA輕鬆申請

  

Omicron只是小感冒?

source:Anshu A@unsplash

由於Omicron的感染患者大多只出現輕症甚至無症狀,於是便有人開始認為「Omicron只是小感冒」不必太擔心。但真是這樣嗎?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壁在「自助旅遊中毒者」發文呼籲「醒醒吧!這絕對不是小感冒」英國最近4週共有318萬人確診,4739人死亡,還是有 0.15%的致死率,而且是隨著年齡而上升,尤其到60歲以上高達1.06%,不過從數據上也觀察到,完全沒打疫苗的60歲以上確診者比起打完3劑疫苗者,死亡率高出14倍,所以打疫苗防重症、死亡是非常有效的。

延伸閱讀:Omicron來襲廁所仍是「最大汙染源之一」!醫師告訴你病毒藏在「這3處」,做對5件事保護自己安心如廁!

  

小心「腦霧」後遺症?

source:Ed Us@unsplash

此外最近也有英國ZOE公司旗下的APP「ZOE COVID Study」的使用者回報數據指出,有25%的Omicron感染者會出現「腦霧」(Brain Fog)的現象。什麼是「腦霧」呢?大致上就是像大腦被霧籠罩的感覺,會出現神智不清、反應變慢、疲勞、健忘等狀況,甚至會影響工作。不過林氏壁認為,這是APP蒐集使用者回饋發布的資料,並不是正式的研究數據,再加上Omicron本身就帶有頭痛、疲倦等症狀,本來就會讓人昏沉沉的,到底會不會讓25%的人「腦霧」目前存疑,不需要過度誇大解讀。

延伸閱讀:嚴防Omicron超強傳染力!「8大關鍵營養素」營養師推薦必吃:維生素D、C、E要攝取「這些」食物!

  

「與病毒共存」可行嗎?

雖然現在「與病毒共存」的聲音越來越多,但說句大白話,如果病毒能清乾淨,誰想跟它共存?現在「與病毒共存」的國家,大部分都是到了不得已的情況,才採取這樣的作法,同時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英國短短一個月超過300萬人確診,4千多人死亡;跟台灣人口差不多的澳洲,在Omicron高峰期單日確診人數飆破17.5萬,我們真的作好準備去承受如海嘯般襲來的案例了嗎?對此,毒理教授招名威提出「ㄧ低三高」的條件,但目前都還沒達到:

1. 致死率低:Omicron出現的時間太短,還無法證明它是穩定而且可與人類共生致命率低。

2. 流感化高:Omicron雖然是低重症、低死亡率,但染後遺症還說不準,認為還要再突變個兩代以上才比較有機會。

3. 病毒取代率高:台灣基本上連Delta都沒有肆虐過,就沒有Omicron取代不取代的問題了,台灣目前沒有這樣的環境。

4. 疫苗施打率高:雖然疫苗對Omicron有降低重症的風險,但至少第二劑要達到90%才有可能。

總的來說,台灣目前沒有「與病毒共存」的條件,努力清零才是比較可行的做法。

  

能打第三劑就去打

source:CDC@unsplash

現在能避免自己感染的方法,除了戴好口罩、做好清潔,打完第二劑滿12週,能打第三劑就去打,目前專家普遍建議第三劑最好選擇與前兩劑不同廠牌的疫苗。毒理學專家招名威教授發文說明:「若只打單一廠牌的疫苗,作用方式一成不變,就比較有機會讓病毒找到縫隙,進而找到破口存活下來,突破性的感染機率也會大增,唯獨讓自己施打的疫苗有多樣性,才能對抗更適合生存的omicron病毒。」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

加入好友

cover
做自己,最時尚
DARE TO BE YOURSELF.
DARE TO BELIEVE.
Bella Logo black
Newsletter
訂閱我們的電子報,每週收到潮流時尚美容觀點
Social
Be our friend
加入 Bella 儂儂會員,可搶先試用體驗我們提供的產品
COPYRIGHT © 2025
NONG-NONG GROUP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