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媽後,有好多潛力都被無止盡的育兒生活中逼出來,其中一個就是「第六感」。在長時間的默契培養下,小孩常常臉一皺、屁股一翹我們就知道他要做什麼。以下狀況,媽媽遇過哪幾樣呢?
延伸閱讀:星期幾出生還能看出性格?星期三是好奇寶寶、星期二行動力十足,「這天出生」比較容易得罪人!
小孩什麼時候跌倒
source:Canva
不管小孩正在學坐,還是在學走路,媽媽總是能看出小孩什麼時候會跌倒,事先跨一大步做好接住小孩的準備。又或是正有人準備走經過自己孩子身邊,雖然可能還有幾步路的距離,但我們就是知道這位路人的行經動線、或是自己孩子搖搖晃晃走路的樣子,可能會互撞,以至於媽媽提早出聲提醒那位路人:「小心!」
小孩什麼時候肚子餓
source:Canva
這個第六感就不限於要在小孩身邊了。有時候媽媽有事必須出門,小孩必須交由他人照顧一會,雖然他人可能信誓旦旦小孩肚子不會餓,剛剛才吃過,但只有媽媽隱約知道小孩的食量、還有剛剛吃多少。常有媽媽分享:「自己出門一趟會來,果然會看到擺在水槽裡的奶瓶。」或是掐準孩子肚子餓的時間回家,一進門果然就聽到孩子肚子餓的哭聲。 當然,親餵媽媽也有可能是靠自己漲奶的時間推算孩子有沒有肚子餓,算是小小的作弊吧~
延伸閱讀:新手爸媽超常犯的8種NG育兒方式,這樣做恐影響小孩一生!
小孩什麼時候大便
source:Canva
有時候小孩只是皺個眉,大家就手忙腳亂的準備洗屁股、換尿布的東西,只有媽媽一人老神在在地說:「沒事啦!只是放屁而已!」而且,媽媽的鼻子還比任何人都靈,全部的人都沒聞到寶寶的便便,但就只有媽媽一個人聞到!沒想到連排泄這種事,都能母子連心!
小孩哭聲代表的意義
source:Canva
剛生完孩子的前一兩個月,媽媽寶寶都還處於「你到底在哭什麼?」「你怎麼不知道我在哭什麼?」的磨合期。但朝夕相處下,媽媽居然也能從小孩得作息,逐漸辨認出小孩哭聲所代表的意義。音頻較高、較尖銳,可能是身體不舒服,哼哼哀哀的哭聲可能是肚子餓……這時候,也就只有媽媽能迅速的處理小孩的需求了。
延伸閱讀:別讓新手爸媽忙上加忙!不想當白目訪客,探訪新生兒時千萬別做這10件事
小孩學講話時想表達的意思
source:Canva
有時候,外人看媽媽跟小孩講話,都會覺得他們好像是另一個世界的人。小孩明明就是咿咿喔喔,小手手揮來揮去,但只有媽媽一個人聽得懂小孩想表達的意義,還能有正確的回應:「喔是喔!肚子餓餓了嗎?還要再等一下下啊!」、「你想要那個喔?可是那不是你的啊~」只留爸爸一個人一頭霧水的看著老婆跟孩子對話。
小孩有沒有生病
source:Canva
小孩有沒有生病、有沒有異狀,連醫師都不敢輕忽媽媽的觀察,如果媽媽說小孩確實與平常不太一樣,醫生一定會慎重看待。而且有時候媽媽的手甚至比溫度計更準,只要媽媽說「孩子體溫夯夯的」,就肯定是快發燒了!
延伸閱讀:台灣公婆明明已經體力差了,還是想幫忙帶孫?網友道出10個理由,反應世代觀念差距有多大!
小孩什麼時候想睡覺
source:Canva
小孩累不累,媽媽一看就知道。有時候親戚、家族聚餐,跟小孩玩一到一半,媽媽有時會突然出聲制止大家:「小孩有點累了,我帶他去外面走走。」若親戚較為強勢,堅持小孩沒累:「你看他精神還很好啊!會叫會跳會笑啊,哪有累!」,過沒多久就會發現小孩特難搞,動不動就發脾氣、尖叫哭泣,最後還是要媽媽安撫。果然帶出去晃一圈後,就看到孩子熟睡在媽媽懷裡,或嬰兒車裡。拜託,不要再不相信媽媽說的話了!
媽媽包需要準備什麼東西
source:Canva
由於媽媽對孩子的作息特別敏感,所以每次出門只要光推論一下出去的時間、去哪裡,媽媽都能精準地準備好可能會需要的東西。例如備用奶粉要多少、濕紙巾,坐車的話可能還要帶5、6樣玩具,甚至是尿布說帶3片就是剛好3片會用完,不多也不少。媽媽的第六感真的是太強了~
原文出處:媽媽寶寶
主圖來源:Canva
更多內容:
母乳媽媽辛苦誰人知?廁所擠奶、飲食忌諱、同事不諒解⋯⋯這些苦只有母乳媽媽才能懂啊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