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兇,別比他更兇!面對孩子的壞脾氣,比起生氣更重要的是「這個」

孩子兇,別比他更兇!面對孩子的壞脾氣,比起生氣更重要的是「這個」

  • #育兒
  • #家庭教育
  • #情緒管理
  • #親子關係
  • #媽媽寶寶

孩子兇,別只是比他更兇!請同理孩子情緒,協助他連結生氣的原因再討論解法;也不要因為覺得孩子生氣可愛,故意惹他生氣,或是不把他當一回事!「你...家...的...孩...子...常...常...被...塵...世...的....俗....念...惹...怒...嗎...!?」照顧者請深呼吸,教育、照顧孩子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延伸閱讀:孩子3C產品不離身?讓兒童告別3C產品的5項方法,網友:最後一招太奸詐了啦!

 

3歲前孩子鬧情緒,先找到原因,並協助孩子將情緒命名

Source:citizenkid.com

3歲以前的孩子,他沒有辦法自己控制情緒,孩子鬧情緒的時候,為了安全起見,我們可以先把周邊的危險物品移除,等孩子慢慢冷靜下來之後,爸爸媽媽再協助孩子將情緒命名,再跟原因來連結......(也就是要釐清這個「塵世俗念」到底是什麼)另外,千萬不要因為覺得小孩發脾氣很可愛,就故意惹他生氣,或是不把他的生氣當一回事喔!孩子也是人,尊重是很重要的~不管大人小孩,每個人都會生氣,這是人性,所以,如何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找到自己情緒發生的原因,就非常重要,了解了源頭,也才會知道如何處理喔~

Source:rocktheshotforum.com

不建議這樣做

❌比他更兇 

❌亂發脾氣就叫他去罰站 

❌丟給老師教

爸媽可以這樣做

⭕發生當下,父母需保持冷靜(深呼吸深呼吸深呼吸),辨識孩子當下的情緒。
⭕協助孩子連結「原因」跟「情緒」,並同理孩子情緒,如:我知道你因為吃飯不能喝飲料,所以你好生氣。
⭕等情緒發洩後,再跟孩子討論解決方式,如:若口渴你可以先喝水,或還剩 5口飯,吃完後就可喝飲料了。

重點分享

3歲前的孩子還無法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加上在這階段他們的能力還不夠獨立去做他想做的事情、無法清楚表達感受,也搞不清楚自己的情緒,因而發脾氣或打人。照顧者可協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及為情緒「命名」,透過「情緒命名」及「原因」的連結經驗,讓孩子瞭解自己當下的情緒狀態與原因。

延伸閱讀:孩子就是半獸人啊!澳洲媽媽用IG插畫紀錄「當媽一定懂」的搞笑育兒日常
 

恐嚇或懲罰將造成孩子陰影

Source:instagram.com

如果大人採取恐嚇或懲罰,不僅於事無補,還會給孩子造成陰影喔!透過一次一次的情緒命名,與原因連結,孩子會越來越了解自己當下的狀態,並且能夠用語言來表達出來,了解情緒的源頭,日後才能有效控制情緒。照顧和教育孩子不是任何一方照顧者單一的責任,互助合作,以尊重為出發點,才是最棒的!良好的互動,源自於互相尊重,一起分享出去!正向教養,用愛教出快樂的孩子!

Source:衛生福利部@FB

延伸閱讀:日女星帶小孩帶到在炫富,恐影響小孩金錢價值觀?

 

資訊來源:衛生福利部

原文出處:媽媽寶寶

延伸閱讀:小孩在幼兒園和在家裡不一樣?!媽媽們敲碗的「幼教老師育兒魔法」大解密!

延伸閱讀:不阻止孩子「歡」結局竟然神展開,父母教養態度得追溯回童年經驗,養育孩子同時重新認識自己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

加入好友

cover
做自己,最時尚
DARE TO BE YOURSELF.
DARE TO BELIEVE.
Newsletter
訂閱我們的電子報,每週收到潮流時尚美容觀點
Social
Be our friend
加入 Bella 儂儂會員,可搶先試用體驗我們提供的產品
COPYRIGHT © 2023
NONG-NONG GROUP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