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克拉克的基隆小旅行 @IG
流動攤販的趣味性就在於,你沒法確切掌控會出現的位置或時間,很可能這一次恰巧路過、吃到,但當下一次再想買,極有可能就會變成「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了」的情況... 但不知為何,像這樣不少從年輕做到老的叔叔、阿姨們一賣數十載的古早味流動攤販,在基隆各處似乎也特別常見,四處跑,很難追。有時義二路、有時中正路、有時暖暖區、有時安樂區...往往在這邊停留賣一下,接著就又不知往何處去,路線難以捉摸。而那又是一種能讓人真正感受到基隆別於它市的獨特生活氣息的時刻。
延伸閱讀:【基隆人帶路】並非你以為的香腸:「孝三路豬肝腸」飄香70餘年,古法限量手作,即便無招牌每天還是大排長龍!
走過半世紀的基隆傳奇人物
Source:Linnngos @IG、基隆人感官紀實 @FB
其中,就有這麼一位眼看至少年過8旬的長者,無論風吹、日曬或雨淋,只要每逢寒冬來臨之際,便總會手推著一檯跟了他大半輩子的老式金屬攤車,以其緩慢步伐的身影穿梭在大街小巷之間,數十年如一日地,只賣這一個瀕臨失傳的台灣古早味甜點。在地人都稱呼他為「太白粉粿、麵茶阿伯」。
延伸閱讀:【基隆人帶路】吃一口找回兒時味!「夏一跳燒仙草」自助加料不加價!阿嬤的燒仙草,吃甜甜、冬夜暖入心
現代年輕人可還知道「麵茶粉」嗎?
Source:《Bella 儂儂》、蝦皮購物
猶記小時候,克編我只要一放學便會衝去學校附近的柑仔店,用口袋僅剩的10塊、20塊買零嘴,偶爾也會買個一小包麵茶粉來吃,喔不對,更準確來說,是用吸的。我會將吸管插進小包袋,然後再吸進嘴裡含住,慢慢地,麵茶粉因為唾液的溫度而融化變成黏糊狀,感覺就很像是稠掉的米漿,花生味也因此愈發濃郁,甜甜的口感,很容易就上癮。
延伸閱讀:【基隆人帶路】阿嬤的「古味炭烤玉米」在地飄香40餘年!玉米、醬料混合炭烤味,層次豐富,滿口盡是小時回憶!
人未到,聲先到的美食呼叫
Source:Linnngos @IG、基隆人感官紀實 @FB
幾十年來,「基隆太白粉粿、麵茶阿伯」總是循著同樣的路線從自家出發再返回:早上先在仁愛市場附近繞;中午回到忠三路及孝三路口;下午再沿著孝三路轉忠二路走到廟口一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靠著滾水燒開的茶壺汽笛聲攔客上攤前來,而聽著沿街呼呼叫的尖銳鳴笛聲,就彷彿是我們在寒冬中的溫暖救贖。
滾水沖出快絕跡的台灣古早味甜點
Source:Linnngos @IG、基隆人感官紀實 @FB
數次於街上巧遇,親眼見著阿伯拿起有點缺角的瓷碗,舀入幾匙太白粉,隨後則用另一隻手提起檯面上的長嘴壺,並將滾燙的熱水由高而下地倒入,熱水形成一條纖細的拋物線,精準降落在碗裡中央;緊接著,再用湯匙不斷相互攪和、拌勻一起,最後再加入黑糖調味,不出一會兒功夫,一小碗太白粉粿即呈現眼前。而整場無可挑剔的熟練過程,阿伯猶如化身一位將美食與在地文化和諧共融的大藝術家。
意外勾起媽媽與外婆相處的童年回憶
Source:《Bella 儂儂》
儘管這般特殊,且真正傳統、在地的手工古早味甜點,雖非我出生的年代及背景所會經歷,也沒怎麼吃過;但卻是我爸、媽那輩成長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童年“食憶”之一。我媽跟我說,以前外婆都會在廚房做麵茶,將麵粉加入二號砂糖一起翻炒後、冷卻,接著就裝在桶子裡,當作每天孩子們放學、回家的小點心。看是想乾吃,或也可像這位「基隆太白粉粿、麵茶阿伯」一樣,倒入熱水、攪拌成糊狀後,加點黑糖再喝下肚。
母女之間的麵茶香之樂
Source:Pixabay
但我媽因不愛麵茶加入熱水後的黏稠口感,所以她說,她都會直接從桶子裡挖一塊起來乾吃,時不時還會耍調皮,把桶裡的麵粉往外吹,從廚房到客廳,滿地都是粉,跟姊妹們玩得不亦樂乎,不過...最後下場,當然就是換來被外婆拿起藤條好好“愛的教育”一番。
想不到,如今看來可遇不可求的「基隆太白粉粿、麵茶阿伯」,卻意外勾起我媽記憶中一小段,與已故的外婆、與家人曾經共享的“麵茶香之樂”。
**在此也要特別感謝此篇有關「基隆太白粉粿、麵茶阿伯」工作情境照片,乃皆由最會補捉食物之美的“基隆神攝手”林永惟(Ryan)友誼提供。他真的很棒,不管從人物、街景或食物...看他拍的照片,絕對是種視覺享受**
【基隆太白粉粿、麵茶阿伯】
地址:於網路查到,阿伯時不時會推著攤車,早上先在基隆仁愛市場附近繞;中午回到忠三路及孝三路口;下午再沿著孝三路轉忠二路走到廟口一帶。
營業時間:建議可先Google查詢。
【基隆人帶路】
有時三言兩語輕輕帶過,有時一時半刻寫不完。
就讓我以輕鬆日常的圖文並茂,有吃有玩,也懷著自己的年少憶趣,
步步挖掘那,屬於基隆的獨特人情“味”。
加入Bella LINE@,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