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 12 個關於 #在地人推薦 的文章
現在很流行的餐車文化,或許可算的上是老一輩把手、把手推著古早味攤車而來的演變。流動攤販的趣味性就在於,你沒法確切掌控會出現的位置或時間,很可能這一次恰巧路過、吃到,但當下一次再想買,往往就變成「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了」的情況... 但不知為何,像這樣不少從年輕做到老的叔叔、阿姨們一賣數十載的古早味流動攤販,在基隆各處似乎也特別常見,四處跑,很難追。有時義二路、有時中正路、有時暖暖區、有時安樂區...往往在這邊停留賣一下,接著就又不知往何處去,路線難以捉摸。而那又是一種能讓人真正感受到基隆別於它市的獨特生活氣息的時刻。現在,就隨我來一起往下滑看、細數個人推薦的「10攤真正在地隱藏版的推車古早味」,一同感念下那懷舊的美好回憶。
克編我不虛此言,這間新開不久、名為「隱山所」的基隆特色老宅咖啡店,可真是手機導航開了還是差點迷路的那種難找,從山下步行到半山腰處,路途之中,反像是一場循著咖啡香的冒險旅程,由此展開。
從台北下班、坐上客運回到基隆時,不少賣吃的店家們都已準備打烊休息,唯獨有一攤是我回家路上常會經過的「小芬鹽水雞」仍在營業。超過20年的「小芬」是不少在地人心中數一數二的宵夜良伴!與常吃到的鹽水雞口感不同,「小芬」調製的Sauce特色是,會以全雞高湯精華融入獨門的中藥配方熬煮而成,不死鹹的滋味,立刻在基隆的鹽水雞界闖出好名聲;而克編我竟現在才知道「小芬」的過人之處,也太落伍...
台灣的老街,總帶給人熱鬧慶典的歡樂印象,走在老街上不僅能感受當地特有文化,也有許多特色小吃值得一再品嚐。這回,我們網羅了過去曾因商業而繁榮、且擁有美麗紅磚巷道的彰化「鹿港老街」周邊美食,不只觀光客喜愛,就連當地人都讚不絕口喔!
北投人最推薦哪一家古早味紅茶?你會得到以下三家響亮的店名,分別是古早味紅茶始祖「蔡元益」、排隊必喝「高記茶莊」以及在地人低調推薦「明泉」!三家古早味紅茶都打著在地老牌的招牌互不相讓,而且各有各的死忠擁護者!圍繞著北投市場,步行距離都不過五分鐘,到底是如何發展成三強鼎立的紅茶版圖呢?儂編來為大家一次實地走訪,看看到底哪一家才是真正的在地人最愛?
讓原本的灰濛濛到如今漆上一面面彩紅牆、成為基隆現今最夯的網美打卡地的「正濱漁港」。振興觀光產值的促成,除了有基隆市府有關單位外,由2017年成立的在地方創生組織「「星濱山 - 正濱港町藝術共創」同樣功不可沒。每年都會策劃一場結合在地風情文化與藝術共構的主題活動。今年則將視角對焦於「山」,以《山頂的嘰嘰喳喳,斜斜的生活 × 斜斜的基隆》為題,一共帶來10組藝術家駐展、6場地方散策、10場導覽講座,以及1場午後分享,詮釋當地迷人的山、海風貌,就讓儂粉們即日起至11月27日(日),一起用不同的角度認識基隆吧!
原先與朋友相約好踩點的目標因故沒達成,轉而提前初訪這一間新生不久、同是口袋名單中的「木登商行」。開門走上2樓,其陳年、斑駁、狹長、類閣樓似的老宅結構,加上些許冷冽金屬製建材的輕工業風點綴、混搭,一見便能明瞭,為何「木登」能成為幾位門道中人們近期口耳相傳的風格咖啡店之一。
基隆三沙灣美食戰區中,最具人氣的麵線羹店之一,「黃家麥克麵線(內文統稱:「黃家」)真的算是克編我從國中吃到出社會的在地小吃店之一了。跟普遍在其它店所吃到包魷魚的羹很不一樣。「黃家」則是將大腸藏在魚漿製成的羹裡頭。其獨家造就的口感、嚼勁兒,從此也成了「黃家」與其它同類性質的麵線店家,最~最不同的一大突出特色,非常值得一嚐!
由於個人偏好之緣固,特別喜歡尋找像眼前這般具有數十年歷史老宅之風格的咖啡店,因為在這裡頭品嚐咖啡及甜食,特別能感受到時光流轉的靜謐之美。早就聽聞「冬煦商行」許久,爾今也終與友人一同來初訪、解鎖啦~
這次由市府推動的「2022基隆城博會」,真可謂基隆近年來實為難得首見的超大盛事了吧!即日起至6月19日(日)期間,一次集結4大主題展區規劃、30多家超在地美食市集、數座於近日修復完工的百年古蹟…並輔以「藝術」、以「設計」、以及最重要的「人文」精神貫穿其中,根本全市總動員、全城皆展區啊!每個地方都是亮點,好吃又好玩。絕對深深翻轉你印象中的「基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