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 35 個關於 #在地人推薦 的文章
身處集聚在地美食的一級戰區、以基隆百年「奠濟宮」為中心發展的廟口及夜市,是基隆庶民美食之所以聞名遐邇的一切發源地;當中,更有好幾攤位都是傳承數十年以上的老字號。面對眼前如此之多的美食,倘若儂粉們一時不知該怎麼選的話?何不就先隨克編我個人私藏的「這6攤」不踩雷推薦名單,開啟廟口美食的巡遊之旅吧!
說起克編本人最常吃的“兩大基隆天婦羅老字號”,一是位在仁愛市場騎樓的「兩全」,不過,來買此攤的客人多是以外帶回家烹煮為主;而如果儂粉們想立馬吃到熱騰騰現炸的話…腦中第一時間所浮現的店家代表,真的就還是會首選傳承近80年之久的廟口第16號攤位「王記」!但凡吃過的人都說讚!
隱身在觀光熱點「基隆塔」入口處週遭商圈的老公寓一樓,其獨具特色的創意早午餐、新鮮現煮的咖啡及茶飲、多樣且新鮮的輕食組合,再加上豐盛的份量...綜合以上店家老闆們的堅持及特色,讓位址在信三路上的「貝利廚房」逐漸打響名聲,而且評價甚至好到連國際知名旅遊網站「Tripadvisor」都認證過!而且,就地理位置而言...也挺靠近人潮熙攘的市區廟口一帶,走路約莫5至10分鐘左右既可抵達。
創立於民國70年的「德昌食品行」,從剛開始以路邊攤起家至「仁愛市場」的一樓店面、從懷舊的古早味零嘴再到婚喪喜慶的各式供品種類販售...一應俱全的民生需求,深得在地人們的喜愛及歡迎。如今,接手的年輕二代子女,秉持著創辦人母親的「老滋味,心體驗」經營理念,並隨消費者習慣及需求步步調整,期許願能從40年變成一甲子,承載在地人無數的回憶。
在基隆,有兩攤雞蛋糕,論原物料的品質、烤出來的口感,還是用心程度…都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其中一攤位在義二路43號(全國眼鏡專賣店) 前的騎樓下「小米脆皮雞蛋糕」,真心讓我當初一吃就驚豔,就連我嗜甜的幾位朋友們也頻頻稱讚:「不知這雞蛋糕是有被阿姨施予什麼神奇Magic?內餡兒彷彿加了麻糬,超級膨鬆又軟Q~」真的!因為即便我外帶走回家,雞蛋糕已有點冷掉,但吃下去的口感還是相當好。
或因深受歷史、文化的緊密關聯及影響,即便是到了現在,還是有各式各樣流傳自日本早年的飲食及作法散見於基隆各處;而今,克編我就想要來介紹一攤據說也是很多日本爺爺時常會做給孫兒吃的古早味小點心—番薯蛋!
現很少見到的白糖粿,可是克編我的父、母親那一輩,由祖父、母親作給他們小時候吃的飯後甜點。前些日子,偶然在基隆的仁三路及愛二路交叉口上看到有一攤車「嬤孫食坊白糖粿」在賣。好奇心買了一包嚐鮮,好好吃耶〜阿嬤將糯米糰炸得酥酥脆脆地,再沾上麵茶、紫地瓜、抹茶或白糖...等口味的甜粉末,一起吃進嘴裡,有點燙口。而這般嚐起來甜甜又黏黏的古早滋味,也讓我憶起外公及外婆手作的炸年糕。
連續多天日思夜想的食慾!可終於讓克編我在今晚吃到其中一攤、除了「劉家臭豆腐」之外,同樣也是我時不時嘴饞、想到就會走去廟口附近的「麗葉臭豆腐」,如願口福。
看到門外上方這大大的招牌,可不要誤會店名真叫作「美鳳有約」蛤~人家是美食節目來這拍攝之後,就把這報導的節目名輸出、張貼出來宣傳廣告而已啦!不信的話,往店內牆壁上看,還掛有闆娘與美鳳姊倆人於千禧年時的合照為證呢~ 咱們在地人都管它叫作「三沙灣米苔目」,營業少說數十年之久,至少從我小時印象就已開業到現在。是三沙灣一級美食集中區域的老饕級人氣傳統美食名店
光是眼前這一片正正方方、不偏不倚、沒有一點歪斜的超~無~敵「正濱漁港」景緻,就註定能讓「圖們咖啡Tuman Café」成為基隆當地最具海景風情的特色咖啡店之一。無論是獨自一人或是跟久未見面的朋友們,在這裡點杯飲品、吃吃小點,悠然度過午後愜意,絕對Chill到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