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的進步和便利性的確為這個社會創造了更多可能,但也因此延伸出許多議題,以下儂編整理了5個去年度諮商師最常聽到的煩惱,讓各位在新的一年好好地檢視自己,忙碌的生活中,你是否也不小心迷失,讓心變得不健康了呢?
延伸閱讀:吃巧克力、起司蛋糕能抗憂鬱!5個讓現代人遠離「憂鬱情緒」的超強食物
1.「為什麼我這麼廢?」
「社群軟體」衍伸出來的問題一直是近年來大家關注的議題,包括:社群成癮、霸凌…等等,為什麼會這樣呢?首先,人們會因為太在乎別人的想法,抑或是希望自己討人喜歡而去營造,也藉由網路取得、散播之便,透過數據(例如:讚數、瀏覽量)強化自己「真的被在乎」的感受,從而獲得安全感。
諮商師表示,現代人為了只展現美好的一面,會將自己的生活與社交媒體上的人進行比較,而產生「為什麼我這麼廢?」、「大家會不會發現我其實很糟?」的不足感,因而不停地追逐、仿效別人亮麗的一面,覺得這樣才是把生活過得多采多姿。專家也形容這種狀況為「冒名頂替綜合症」,人們會將別人的「亮點」視為「正常」,而對自己進行檢視、對比,覺得自己是一個冒牌貨而自卑。
想在社群上展現自己美好一面乃人之常情,但為了營造、填補內心的空虛而去追求但就不是一件健康的事囉!儂編提醒讀者一定要隨時抽空檢視自己的心,真正發自內心的富足和快樂才是最重要的~你一點都不廢!
延伸閱讀:30歲的我們,放寬自己去旅行,生命不光只有工作佔滿八小時!
2.「什麼時候可以放過我?」
話說各位一定知道,台灣人在別的國家的人的眼裡可是標準的超級工作狂,尤其是加班的現象更是常態,也因此養成了許多職場上的「慣老闆」。諮商師表示,之前的個案問題大多來自於個人,例如感情不順、原生家庭的期待…等等。
但近年來越來越多人是因工作倦怠產生焦慮、擔憂、失眠而前來諮商。甚至有個案表示只要工作群組收到訊息就會焦躁(尤其假日),但如果自己沒在10分鐘內回覆這種不安感會影響到整天心情。這類的情況除了有關工作上的自我成就實現外,還包括工作環境所產生的人際關係,以及生活失衡這兩項,甚至此議題日漸嚴重到,被專家學者排入最該重視的前三名。
延伸閱讀:6句上班族厭世金句開啟你的負能量:「累死你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中遇見的人」
3.「怎樣才能在人多的地方不焦慮?」
上班時你必須面對同儕、同事、主管,下班後理所當然會想擁有自己的空間,甚至有些人只要到人多的地方就會感到莫名焦躁、呼吸困難,要回到家中才會覺得真正的放鬆,其實這已經算是輕微的恐慌症了,若有這個現象的讀者一定要好好正視才行!
延伸閱讀:TWICE Mina甩開焦慮症回歸!面對心理恐慌該怎解?睡前10分鐘5招瑜珈就能紓壓
4.「老婆是不是看不起我?」
除了因為個人因素而想尋求諮商協助外,還有另一群個案是伴侶一同前往。雖然現在社會已開明許多,不會再有明顯的「男主外、女主內」的聲音出現,但這個社會仍以一種微妙的方式造成男性有扛責任的壓力。因此諮商師表示,有許多男性會因為伴侶的成就、職位、薪水較多而承受壓力,甚至還會認為自己在家中不受重視,近而影響感情。
5.「真的會變好嗎?」
不管社經地位,諮商師表示,現在越來越多人因為對這個社會產生強烈的共感,而反映到自身的未來規劃中。例如,當個案陷入低潮時(失業、高齡未婚…等等),很容易以悲觀的方式看待周遭,認為這個社會環境只會善待有資源和優秀的人,並且反覆在內心詢問「明天真的會變好嗎?」對未來充滿焦慮、不安全感。
延伸閱讀:拍《權力遊戲》不洗頭、得6年憂鬱症!史塔克公主10年蛻變《黑鳳凰》的勵志故事
Source:Pinterest、huffpost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