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MBTI迷思大揭露:感情問題用它就能解決、I人跟E人最速配?「這個效應」害你急著對號入座

8個MBTI迷思大揭露:感情問題用它就能解決、I人跟E人最速配?「這個效應」害你急著對號入座

  • #MBTI
  • #破解迷思
  • #愛情觀
  • #情侶吵架
  • #巴納姆

近年來MBTI在網路上掀起熱潮,有許多人喜歡用它來找尋自我認同感、有些人把它當作尋覓另一半的標準、有些老闆甚至會拿它來評選人才,但是人們所認知的這些用途真的都是正確的嗎?儂編最近看到了一些非常有趣且發人深省的資訊,這就蒐集了8個對於MBTI的迷思分享給儂粉們,希望能解開你們的疑惑!

延伸閱讀:MBTI 是什麼?大家都在瘋的16型人格全解析,找出你的潛在優勢!

破解8個MBTI迷思:
  • 1.MBTI的正確測法
  • 2.測出來的結果怎會一直改?
  • 3.別再用行為判斷類型
  • 4.I人比較適合跟E人在一起?
  • 5.MBTI可以應用在感情上嗎?
  • 6.常跟另一半吵架鑽研MBTI有幫助?
  • 7.不該對某個類型有刻板印象
  • 8.別被「巴納姆效應」綁架

  

1.MBTI的正確測法

Source:Unseen Studio@unsplash

如果你覺得它是在測你的行為或是現在的狀態,那你可能已經搞混MBTI的施測目的,而且怎樣都不會準!其實MBTI是有「官方評量」的,但是它並非免費、一般人也很難取得(除持有證照者)。網路上的20分鐘版本或甚至4題就把你歸類的那些測驗,事實上都已被「娛樂化」、不是正確的,也就是為什麼它無法掛名「MBTI」而是寫為「性格測試」。

  

2.測出來的結果怎會一直改?

Source:Toa Heftiba@unsplash

回到第一點提到的,如果你覺得它是在測你當下的行為或狀態,那身處不同環境中,測出來的結果確實會不同,像是內向的人如果他正在與相處起來很舒適的一群人聊天,他也可能會變得很嗨,因為他覺得很有安全感。儂粉們可以嘗試在獨處的時候檢視最真實的自己,或許測出來的結果就不會一直改變了~

  

3.別再用行為判斷類型

Source:devn@unsplash

MBTI評量的是你的「心智功能」,絕對不是行為、更不是能力。同樣類型的人,他可以是一個非常成功、產能很強的人,他也有可能是在社會上被視為大魔王的人。每個人格類型都有正面或是負向的發展不能單用行為判斷一個人的人格類型,也沒有誰好誰壞的問題!

  

4.I人比較適合跟E人在一起?

Source:Aiony Haust@unsplash

這裡指的是網路上常流傳的「MBTI愛情速配指數」,而這就需回歸你對於愛情的定位及理想,或許I人一開始會被E人的活潑感吸引,但愛情還需要透過「相處」才會知曉對方與你的契合度,而很不幸的,通常你被對方吸引的點,到最後很可能也是你覺得很難相處的點,而儂編也認為這些在愛情中的「價值觀」還是需要跨越MBTI來磨合。

  

5.MBTI可以應用在感情上嗎?

Source:Karolina Grabowska@pexels

MBTI的類型實際上並不能應用在相親或配對,而是比較偏向可以當作工具運用在情侶的「溝通問題」當中,比如感性的F人無法理解思考傾向的T人為什麼不能在自己抱怨事情的時候給予安慰,而是講一堆解決辦法,這時就可以利用MBTI去剖析彼此對於「愛的表達方式」其實不同,進而去理解對方。

延伸閱讀:如何有效表達意見?人生必備「SBI溝通術」,讓你情場、職場兩得意!

  

6.常跟另一半吵架鑽研MBTI有幫助?

Source:Timur Weber@pexels

會跟另一半產生摩擦,通常是彼此的觀念或做事方法不同,透過鑽研MBTI可以知道對方做出該行為的背後有哪些可能的原因,也會知道對方其實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在給予你關愛,可以更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事情、不去過於鑽牛角尖,這樣多多少少對你們的關係將有所幫助,但同時也需要反思自己做了什麼事情導致對方產生這樣的反應,不能單用MBTI下所有判斷。

延伸閱讀:情侶「不容易吵架」的 6 個小技巧!創造雙贏局面最重要、學會做「這事」感情變超好還能增添情趣!

  

7.不該對某個類型有刻板印象

Source:Sora Shimazaki@pexels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那16個房間,都會有潛力等著被開發,不需要去把自己框架住,也不要因為MBTI的類型而對別人抱有刻板印象。專家也建議不要把MBTI當作公司判斷人才的標準,因為那些測驗結果其實能夠被人有意識的操控,比如要應徵業務相關工作,我可以都故意挑偏外向人格的選項去影響作答結果,讓老闆誤以為我就是那塊料。另外,同個類型的人可以很成功,但也可以很廢,需端看那個人的後天發展,所以僅用MBTI徵才是有失準確性的。

  

8.別被「巴納姆效應」綁架

Source:LinkedIn Sales Solutions@unsplash

所謂的「巴納姆效應」指的是人們會特別認同一些看似量身訂做的人格描述,而這些描述往往十分模糊及普遍,以致能夠適用於很多人身上。而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且16型人格在不同的環境和狀況發展各異,並不會有一種解釋能完全貼合你這個人,所以在網路上看到MBTI的分析只能當作參考,不要再對號入座了!

延伸閱讀:為什麼會迷信於星座?「巴納姆效應」與「確認偏誤」心理學:「人傾向選擇性接受自己所相信的。」


  

編輯整理:劉傳蕾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

加入好友

cover
做自己,最時尚
DARE TO BE YOURSELF.
DARE TO BELIEVE.
Bella Logo black
Newsletter
訂閱我們的電子報,每週收到潮流時尚美容觀點
Social
Be our friend
加入 Bella 儂儂會員,可搶先試用體驗我們提供的產品
COPYRIGHT © 2025
NONG-NONG GROUP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