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10個有8個有著手腳冰冷的困擾,且不分四季總是覺得雙腳冷冰冰,甚至影響睡眠、生理期不適症狀,難道「手腳冰冷」真的沒藥醫嗎?日常保暖、食補又該如何調養才能對症下藥?這回儂編特別請教中醫美學專家-曾宜萱中醫師,為讀者解答「手腳冰冷」養身7大觀念!
延伸閱讀 : 除了益生菌還能吃甚麼?營養師解答「好菌食物」3大飲食觀念:蔬果吃這個最有效、騙人食物要小心
「手腳冰冷」是健康紅燈!
Polina Zimmerman@pexels
許多人都會忽視「手腳冰冷」這個問題,總覺得只要保暖做好就可以改善,但曾宜萱醫師提醒,手腳冰冷在中醫上來看是肝鬱脾虛體質,必須從內調理肝、脾才能達到養身效果。且許多女性在夏季仍有手腳冰冷的困擾,甚至還會連帶影響月經穩定度、經痛、焦慮或睡眠品質不佳等多重問題,看似小事實則上影響甚廣!
「寒涼的食物」要忌口
Les Bourgeonniers@pexels
要有效地改善手腳冰冷的問題,除了尋求中醫師的專業診治之外,日常飲食方面也有幾項「禁忌食物」必須小心!曾宜萱醫師點出,手腳冰冷者對於於任何冰品、茶類飲品醫定要忌口;另外蔬果類也要避免食用:苦瓜、冬瓜、黃瓜、絲瓜、白蘿蔔、大白菜、芹菜、蓮藕、茄子、竹筍、蘆筍、洋菇,以及西瓜、椰子、柚子、橘子、水梨、桑椹、蕃茄;海鮮方面,蟹、蛤蠣皆要小心。
延伸閱讀 : 精神不濟、代謝差除了B群還能吃甚麼?營養師解答「維他命B飲食」四觀念:核桃、雜糧是營養冠軍
「溫熱養身」飲食是基礎功
Pixabay@pexels
除了忌口寒冷食物,日常吃對食材也可以達到溫補、暖體的功效!在溫補養身食材的選擇上,曾宜萱醫師表示,可以多於三餐中適量搭配:蔥、薑、、蒜、洋蔥、肉桂、八角、茴香、花椒;以及牛肉、羊肉、鱔魚;亦或者也可以於餐食中適度加入:咖哩、胡椒、辣椒、芝蔴、紅糖、黑糖這類型食材皆有著溫體的效果。
日常保暖五大法則
João Jesus@pexels
不光從吃的下手,手腳冰冷的症頭在保暖方面技巧也不容忽視!像是外出時一定要留意五大重要部位吹風受寒:包含頭,脖子,腹部,膝蓋,腳底。因為這些是主控身體機能運作的重要部位,保暖好從頭到腳便可暖起來。另外,夜晚睡前五分鐘也很推薦透過穴位按摩、足浴、溫灸來暖體,按摩穴位可瞄準湧泉穴,三陰交,足三里,就能達到滋養、調理的功用。
延伸閱讀 : 8成人都有水腫困擾!中醫師指正5大養身觀念,瘦身技巧、水量攝取、飲食怎麼吃?台灣人錯誤認知一次解答
中醫食補建議這樣吃
freestocks.org@pexels
日常飲食控制固然重要,專業醫師的處方食補也得相輔相成!曾宜萱醫師分享,於中醫而言,一旦氣血兩虛,血液循環一定不好,尤其在冬天氣溫下降,血管收縮,更使得四肢末梢血液受阻,因而手腳冰冷。因此,中醫改善四肢冰冷的藥物,常見有人參、當歸、川芎、肉桂、老薑、桂圓(龍眼肉)等中藥材,兼具補氣、補血及溫熱的效果。
泡腳也有訣竅
Alexander Mass@pexels
許多人都曉得泡腳是一項養身、暖身的儀式,但實際上到底該怎麼泡更有效?曾宜萱醫師表示,由於腳底有許多的經脈,猶如妳我的第二個心臟,因此泡腳時建議可於1升水溫熱水中添加3-5片老薑、當歸5錢,川芎5錢,桂枝3錢,另外,水溫也建議控制在40-50度,每天泡腳2次,每次約20-30分鐘,便能有效增加氣血循環,改善睡眠,更可舒緩腿部長時間穿跟鞋的痠痛感。
「麻油雞、薑母鴨」要小心!
Timur Saglambilek@pexels
最後,曾宜萱醫師也要強烈提醒,手腳冰冷這個症頭並不一定表示妳的體質屬寒性!切勿隨意進補!尤其若在不了解體質的狀態下,進補薑母鴨或麻油雞等食材,吃太多補反而會導致長痘痘,嘴破,嚴重便祕等上火情形發生。最好還是先了解個人體質屬性是寒是熱,再選擇適合自己的藥材,否則很容易補壞身子。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