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耗型人格的人對生活的感知較敏銳、容易糾結於負面情緒,明明知道鑽牛角尖很傷神,卻還是每天經歷這些輪迴。但生活中的內耗卻無所不在,也許別人只是對你態度輕描淡寫,你的心中就上演了懸疑大片!若長時間考慮太多,不僅改變不了現狀,反而讓人感覺非常的累。以下是儂編盤點5個面對精神內耗可以做出的應對,透過多行動和轉念,讓你擺脫瞎操心並拾回自信!
延伸閱讀:「房間色調」能影響情緒!粉色讓心靈平靜、紫色刺激思考,「大地棕」竟然成為疫情下的熱門色彩?
-
1.停止事前否定
你有沒有過害怕做錯而不敢交出作品、和主管報告總是戰戰兢兢?在工作上我們總會因為不確定遇到無數障礙,但內心產生的自我懷疑和否定卻才是痛苦的根源,內耗是一種過度思考,人總是希望可以準備周全再去做,但人生很少有事情是在萬事俱備下完成的,應該先試著去做,得到回饋後再慢慢調整細節與對策,不用害怕失敗,因為誰都不可能完美的開始,盡力就好。
延伸閱讀:你也陷入冒牌者症候群?掌握3步驟克服學習焦慮,第一步「釐清先後順序」很重要
-
2.求助取代自責
-
會內耗的人,大多都是自我要求比較高的人,當發現自己的能力達不到要求的時候,常常會感到自責、陷入低潮而影響表現,這時候你可以向外求助,像是和朋友聊聊抒發情緒,或試著找資源補足短處。重點是,你要原諒自己就是難免會給身邊的人添麻煩而不是陷入自責,因為自責不會解決難題,但是行動會。
延伸閱讀:總感到孤獨、被情勒?比大吃大喝更有效的「療癒書單」推薦,不要忘記自己也很值得鼓勵!
-
3.培養興趣愛好
-
不管是瑜伽、下廚、畫畫,讓自己專注在當下的事情之中,就可以漸漸減少多餘的思考,甚至是庸人自擾的煩惱,培養一個興趣不只會讓自己放鬆、舒壓,甚至還能讓你轉移注意力、把焦點放在別的事情上面,同時可以立下工作與生活的界線,避免心情一直處在工作中的緊繃狀態。
-
4.注意力拉回自己
-
社群的本意是要讓你和朋友保持聯繫,但不少人卻羨慕起和自己完全無關的人事物,如果你是容易受社群上的風花雪月影響的人,不妨試著登出所有社群媒體,起先,你可能覺得孤獨不適應,那就試著幫自己規劃學習新事物吧!做著新奇、有產出的事情,久而久之你也會更專注自己,你的心也會變得更自由、情緒更穩定。
-
5.接納自己的模樣
-
要知道「內耗型人格」並不是朝夕間就能擺脫,但我們可以從態度上做改變避免內耗影響生活,雖然大家都希望有好表現,但現實就是「沒有人是完人」。接納自己會犯錯、善用自己的長處、了解自己的極限、不要好高騖遠,最好的狀態就是:在優秀的時候享受優秀,糟糕的時候糟糕,有精力的時候努力奮進,當身心俱疲的時候好好休息,接納自己的模樣,跟隨心之所向做安排,漸漸地你就會遠離內耗、遇見更自信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