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徵才「職缺敘述」辨識雷缺?敘述出現這10種跡象的工作,最好別應徵!

如何從徵才「職缺敘述」辨識雷缺?敘述出現這10種跡象的工作,最好別應徵!

  • #職場技能
  • #工作觀念
  • #職場心理學
  • #職場哲學
  • #判斷能力

美國人力資源公司沛齊(Paychex)針對美國近一年的求職者進行調查,詢問他們如何篩選不值得應徵的公司,受訪者總共列出了 10 項重點:如果求職者在職缺描述看到下列狀況,可能是這份工作有問題的警訊,投履歷之前最好三思!

圖片來源:Pexels 

    

  1. 1. 薪資待議

薪資是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環, 許多公司不寫明薪資,而是寫「待議」,恐怕代表薪水不會太好; 有些公司也會如「注重個人成長」、「升遷快速」等話術來說服求職者忽略薪資問題,這也讓人不禁懷疑公司待遇不佳。職缺描述還是最好能寫明薪資範圍。

  1. 2.不合乎行情的低薪

除非公司福利優渥到可以彌補比就業市場行情還低的薪水,否則看到開出不合理的低薪的公司,就該敬而遠之,因為這可能意謂著該公司並不重視人才價值、不願意投資員工。

  

  1. 3.看經驗給薪資

圖片來源:Pexels

這是一個相當過時的概念, 真正理想的做法,是公司設定每份職務應獲得的待遇 ,並針對這樣的待遇期許、檢核員工的努力,不是從他過去的學經歷判斷他進公司那一刻該拿到多少錢。

  

  1. 4.過高的經歷要求

對新鮮人來說,只要看到「工作經歷 X 年以上」的需求,通常就會打退堂鼓了。如果不是管理職或需要資深員工, 建議企業不要隨便加上經歷要求,以免篩掉一些潛力人才。

  

  1. 5.冗長的徵才條件

如果公司列出一大串徵才條件,很可能表示這個職位的角色範圍太廣,甚至可能連公司本身也不清楚要這個職位扮演什麼角色,恐怕也會在帶領新進員工上失去方向,進去後會是一場災難。

  

  1. 6.未提到有薪假

圖片來源:Pexels

根據麥肯錫健康研究所(McKinsey Health Institution, MHI)的調查,長期感受到倦怠的員工,在未來 6 個月內的離職率更比他人高出 6 倍!愈來愈多雇主願意投注資源提升員工的心理健康與福利。更別說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已是主流,所以連有薪假都沒提到的公司,最好就別考慮了。

  

  1. 7.病假要扣薪

許多人不敢請病假,就是因為病假要扣薪。然而自從疫情爆發後,病假愈來愈重要,畢竟一名生病的員工可能會感染更多的員工。吝於給員工病假的公司,可能根本不重視員工的健康。

  

  1. 8.假日偶爾會需要上班

相信多半沒人希望放假還要上班,如果在職缺描述上特別提到這一點,不免令人擔心是不是會演變為一種常態。

  

  1. 9.需要多次面試

圖片來源:Pexels

調查中,多數受訪者都認為「超過兩次」的面試就太多了,安排過多場面試的公司也會讓人懷疑缺乏效率。另外,冗長的面試流程也很消耗求職者的心力,浪費空等的時間。

  

  1. 10.錯字

通常大家只會要求求職者履歷不可以有錯字,但求職者也在用同樣標準檢視公司寫的職缺描述,畢竟面試人的第一門面就是 JD,連 JD 都有錯字,難免讓人覺得這間公司有點「掉漆」。

  

資料來源:Forbes, McKinsey

原文出處:經理人

延伸閱讀:

應徵「回家作業」增加中!當面試官要我寫一份完整提案,該接球嗎?
面試時,不能聊星座嗎?問求職者這些 NG 題,代價恐高達 150 萬元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

加入好友

cover
做自己,最時尚
DARE TO BE YOURSELF.
DARE TO BELIEVE.
Bella Logo black
Newsletter
訂閱我們的電子報,每週收到潮流時尚美容觀點
Social
Be our friend
加入 Bella 儂儂會員,可搶先試用體驗我們提供的產品
COPYRIGHT © 2025
NONG-NONG GROUP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