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常態加班?先檢視自己如何花費時間,再使用「這方法」平衡工作、找回生活!

如何避免常態加班?先檢視自己如何花費時間,再使用「這方法」平衡工作、找回生活!

  • #加班
  • #工作
  • #生活
  • #時間管理
  • #工作效率

作者/女人迷編輯 婉昀

或許沒有與朋友、伴侶住在一起,沒有養寵物需要照顧,或者,日常儀式感、規律不足夠的人,遠距工作會長期出現以下這種症狀:工作起來容易超時。

這是因為缺乏自己的生活項目死線,又對工作求好心切,責任感強,卻沒有意識到,是自己使用時間的狀態出了問題。結果常常愈過愈沒能量。即使調整了工作量,也難以好轉,還是做到很晚。

延伸閱讀:拉開你和同事的差距!職場高手都有的 4 個工作手段:「表演加班很重要,但不要老是加班。」

   

你願不願意檢視,自己如何花費時間?

時間作為一種資源,若不去檢視自己的運用,它就會在某些地方超支,漸漸連帶到自己的能量。

如果對自己的時間運用沒有意識,不知道自己做什麼事情要花多少時間,再怎麼幫忙、降低工作量、獲得加快的方法,或者找其他人一起分擔,解決了一次的問題,但長期來看,相同的問題會不斷發生。這是因為沒有去看見自己時間運用的盲點。不去看,就不會產生「想盡辦法都要解決這狀態」的渴望,沒有這個渴望,就不會主動問方法、主動做調整、主動協調、主動與主管商量。

被動的等待,被動的抱怨,被動接受來自他人給的方法,都沒有用。新鮮人時期,我並不是主動的人,遇到問題習慣埋頭自己想辦法,不知道主動問、主動調整。自己盡力卻沒找到方法,就會認為事情不會好轉了,我得離開。可是一抬頭我發現,所有自己嚮往的人,都有一個特質:能同時處理許多事,又能主動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才發現,這世界什麼都可能,唯獨不是為了被動的人而設計。等著被服務、等別人看見自己的困境、等白馬主管、等白馬公主或王子,不只是太慢,還慢到永遠走不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延伸閱讀:提升職場貴人運!這 4 件事其實比工作更重要:「你私下說的每一句話,老闆都會知道。」

   

主動的人,在哪都是他成長的環境

自己當了主管好幾年,我發現,一個人成長的速度與幅度,同樣在於一個人夠不夠主動。被動的人,給再多方法絕學,對方也看不見,學不會,且容易抱怨學不到東西。

主動的人,周遭同事的一句話、一份作品、一篇文章、一次發言,他都會從中找到值得自己學習之處。優秀同事開會時說話的內容、主管給予回饋的方式、思考的架構,他也都會看見學習點,主動學。這樣的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學到東西。因為他已經把自己打造成一個成長型的體質。

做一個有學習能力的人,取決在我們自己,有沒有緊緊抓著所有可能學習的機會。千萬別以為,只有坐在教室裡,老師在黑板上拆解給你聽,才是學習的方式。因為不喜歡人被動,自己不喜歡的、覺得不想忍受的,我就會嚴格要求自己,絕對絕對,不能是那樣。我必須持續,非常主動。我必須盡可能保持,可以主動的能量與精神。

延伸閱讀:職場上真正厲害的人,都具備這 4 種工作習慣:「很多事情不是努力就有用,要看結果。」

   

自由工作者 / 創業者,更仰賴自律

當代,許多人想做自由工作者,當自己的老闆,都是很好的選擇。

但如果上班時,已經難以調節自己的時間與能量,其實,很難,不太可能做到,或很難永續的做到。媒體上呈現「離職後,自由工作自然順利、創業成功」的神話景象,有大量的倖存者偏誤。一個能夠永續的自由工作者、創業家,必定是高度自律的,對自己的時間、能量、健康,都有意識的在養護。沒辦法建立自己生活裡的強韌規律與錨點,再自由的狀態,都會活成一種不自由。再大的潛力,最終也是消磨。

加班,是一種不夠有本事,不夠有生活的本事。

   

本文授權轉載自女人迷,內文經過原作者授權

圖片來源:canva

延伸閱讀:

「安靜離職」、「安靜開除」正流行?找到真正想做的事,找回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高敏感者工作指南|工作有時需要「鈍感力」:把焦點放在事件,而非自我價值

給工作狂的十個休息提案:照顧自己不必結案,生活偶爾需要任性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

加入好友

cover
做自己,最時尚
DARE TO BE YOURSELF.
DARE TO BELIEVE.
Bella Logo black
Newsletter
訂閱我們的電子報,每週收到潮流時尚美容觀點
Social
Be our friend
加入 Bella 儂儂會員,可搶先試用體驗我們提供的產品
COPYRIGHT © 2025
NONG-NONG GROUP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