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 17 個關於 #基隆咖啡店推薦 的文章
基隆這幾天天氣灰濛濛、微涼,實在很適合獨自散步至「正濱漁港」去看看海、吹吹風。聽從友人推薦,來訪近期新店,也就是「默默吃 Mer Café 2.0」昇華版-「芍米 Kiku Café」(下文簡稱:芍米)。特別喜歡2樓少少的座位區安排,一方面不顯擁擠外,往外看,更是剛好正對著「正濱漁港」的景緻,彩色小屋與人潮之間的悠閒漫步,實在超Chill啊〜
半圓形遮雨棚、在滿是日式昭和風格的木製裝飾,以及一些趣味海報及動漫圖案...等物件的點綴下,基隆新興咖啡店-「喫茶開門」從外觀到內裏,彷彿“芝麻開門”似地,帶往一段回到過去昭和復古感的時空隧道。也因其臨靠「正濱漁港」旁,讓這間巷弄轉角的日式喫茶店,多了一份專屬於基隆大海的閒情逸致情懷。
早在本次克編我探訪「魚咖啡」前,就已聽聞基隆有處爆紅的拍攝、打卡的「波浪路」,主要由於山坡地勢的構造而得名。沒想到,原來店家位址剛好就在這條特殊地景的斜波上,倒也算是小小幸運。小小一間社區型的轉角咖啡店,儘管遠離了人多、熱鬧的基隆市區一帶,但待在這裡,反而更能讓自己沉浸、感受到一股靜謐又舒適的咖啡香氛圍。
也許對它市觀光客而言,“騎樓咖啡”,是備感新奇的接地氣體驗、是特殊民情的街景;但對我來、對許許多多在此生活的本地居民來說...那早已是再平凡不過的基隆人日常。位址在愛五路3號轉角處的「阿信咖啡」,以專業經驗、平價但高水準CP值的定位,提供了一處充滿溫暖風格、讓人自在又放鬆的咖啡空間。
基隆咖啡店的密度不僅堪稱全台之最,仔細觀察,不難看出其中的有趣現象-這群基隆新咖啡店的創業者年紀,平均都是處於「30世代」的有為青年們。現在,就讓我來為儂粉們介紹在地「8間特色咖啡店」(當然遠不只這些啦~)。無論所點的咖啡飲品及店裝風格皆不盡相同,但論老闆人情感、整體空間的閒適氛圍,以及還有最重要的咖啡專業製作,卻是同樣使我著迷,不禁一訪再訪。誰說年輕世代是不堪一擊的草莓族,在他們的身上,我看到了每一位創業者努力成就自己的亮眼。值得喝采!更必須以實際行動、以消費來支持!
克編我不虛此言,這間新開不久、名為「隱山所」的基隆特色老宅咖啡店,可真是手機導航開了還是差點迷路的那種難找,從山下步行到半山腰處,路途之中,反像是一場循著咖啡香的冒險旅程,由此展開。
與其說,這裡是一間單純賣飲品、甜點的店,它彷彿更像是一間小小藝廊!由鄭天全先生於2021年2月所開的「古基」,是一間凝聚、集結了“舊時基隆風華底蘊呈現”的咖啡館,店內會不定期更換展出他父親、亦為國寶級的台灣紀實攝影先驅-鄭桑溪大師過往的珍貴作品,如此寶貴的親睹機會,讓你、我可以選坐在舒服的座位上,一邊以咖啡點綴人生,一邊用藝術飽滿精神,流連忘返。
走上斜坡,那又是與一旁的車水馬龍截然不同的寧靜小區,佈著錯綜複雜的巷弄及階梯,宛如迷宮般。所幸今日踩點的「四季」,就位在斜坡一走上去即能看見的視線位置,而地上所擺的白、綠撞色燈箱,則明亮地指引你入內:「歡迎光臨!」與基隆普遍能見到的台式老宅咖啡廳風格略有不同的是,「四季」偏向日式復古多一點,這也是店裡所主打的定位-「昭和感喫茶店」。
原先與朋友相約好踩點的目標因故沒達成,轉而提前初訪這一間新生不久、同是口袋名單中的「木登商行」。開門走上2樓,其陳年、斑駁、狹長、類閣樓似的老宅結構,加上些許冷冽金屬製建材的輕工業風點綴、混搭,一見便能明瞭,為何「木登」能成為幾位門道中人們近期口耳相傳的風格咖啡店之一。
基隆這幾年的特色小店發展不少,許多外地人都會考慮來這開店,其中,又以咖啡領域居多,看中的,不外乎是這座城市山、海、空一線的獨特地理環境。而藏身在2樓的「Loka Cafe」,就是一位高瘦帥的劉育助老闆每天從台北新店的自家騎車來往基隆開、閉店。多年經營,也早已培養出一群三不五時即會來此報到的咖啡信徒們。非常值得推薦來基隆遊玩或與克編我同為在地人,但尚未去過的儂粉們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