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咖啡廳工作好嗎?研究顯示這 3 大因素,讓你更專注、有創意!

在咖啡廳工作好嗎?研究顯示這 3 大因素,讓你更專注、有創意!

  • #咖啡廳
  • #工作效率
  • #專注
  • #遠端工作
  • #咖啡廳工作

Source:pexels.compexels.com

不少公司因疫情已在家工作,能不管穿著,甚至躺在沙發、床上辦公,相當愜意,但為何仍有許多人前往咖啡廳工作?咖啡廳通常不如辦公室、家裡安靜,容易被打斷思緒,為什麼還是有許多人喜歡在咖啡廳工作?

其實,公共空間(尤其是咖啡廳)有幾個特殊的環境因素,研究證實能激發更清晰的思維、提升工作效能。

歷史上許多名人都在咖啡廳產生了經典作品,畫家畢卡索(Pablo Picasso)年輕時就很常泡在咖啡廳,後來這些咖啡廳也因他而聲名大噪;《哈利波特》作者 JK·羅琳(Joanne Rowling)、法國作家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歌手巴布·狄倫(Bob Dylan)都曾在咖啡廳誕下作品的篇章。

延伸閱讀:隱身台北巷弄的5間異國風咖啡廳!宛如踏入巴黎、土耳其

                      

究竟除了醒腦的濃縮咖啡,咖啡廳還有什麼魔力,能讓人靈感大開,工作事半功倍呢?

1. 適當的環境噪音:加快決策速度、提伸創造力

Source:pexels.com

許多人辦公時會戴上抗噪耳機,但早在 2012 年,《消費者研究雜誌》(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就發表過調查,人體周圍若有低分貝的環境噪音,像是咖啡廳常有的低語和器械聲音,可有效激發人腦更多創意。主要原理是,有時你因為突發的噪音而分心、回頭再來思考,反而能跳脫原本框架,想出不同的內容。

2019 年另一份報告將這種現象稱之為「隨機共振」(Stochastic Resonance),適當的隨機共振不僅能激發創意,更能加速決策速度,甚至有人稱之為「咖啡廳效應」。

就像上健身房看到眾人努力運動,你也不敢鬆懈一樣,如果看到隔壁幾桌都很認真在思考、振筆疾書,相信你也不會太隨便。2016 年就有調查團體找來多位受試者,讓他們同時使用電腦,發現本來效率比較差的人會受到鄰近人群影響,提升工作產能。

延伸閱讀:在職場上是不是一定要有狼性,才能成功?個性溫和的你該學會的「職場求生術」!

                     

2. 視覺多樣性:刺激大腦,減少思考疲乏的可能

Source:pexels.com

沉悶的辦公室配置是無法刺激思考的,所以許多辦公室會以比較飽和的顏色或幾何設計,給予員工不同的視覺刺激,讓大腦有機會跳脫思考框架。同樣的道理,如果你長期待在家中,家裡的環境一成不變,視覺多樣性不足,很容易思考疲乏。

雖然咖啡廳的設計也不至於太奇異,但客人走動、光線變化、咖啡師工作的樣貌還是能帶來不同感官刺激,而且許多人喜歡踩點各種咖啡廳,也是增加視覺多樣性的做法。

延伸閱讀:老闆!拜託請看這篇~這些全世界最美的辦公室,就算要我加班到半夜也願意!

                      

3. 非正式的氣氛:適合討論、共事,提升溝通品質

Source:pexels.com

除了個人辦公,咖啡廳也很適合團體討論,通常愈輕鬆的環境,大家愈能好好表達意見,腦力激盪出有趣的想法,所以酒吧也是蠻適合討論事情的地方。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University at Buffalo-SUNY)建築系教授阿隆尼(Kelly Hayes McAlonie)表示,該校許多的開放空間設計,也是參考咖啡廳的配置,就是為了讓學生有更好的討論品質。

     

原文出處:經理人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

加入好友

cover
做自己,最時尚
DARE TO BE YOURSELF.
DARE TO BELIEVE.
Bella Logo black
Newsletter
訂閱我們的電子報,每週收到潮流時尚美容觀點
Social
Be our friend
加入 Bella 儂儂會員,可搶先試用體驗我們提供的產品
COPYRIGHT © 2023
NONG-NONG GROUP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