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假後,不想上班嗎?假期結束總會有短暫的倦怠期,但有些人則是每天起床都要躲進棉被裡嘶喊不想上班,這就是個嚴重的生活問題了。生命教練Brynn Johnson分享了4個「人們為什麼不想工作」的見解,幫助我們探究原因。更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嗎?在文章最末,問問看自己幾個Brynn Johnson提出的問題,或許可以了解你真正想要的工作是哪一種。
延伸閱讀:工作不順老是被「釘」?跳出悲觀情緒:「別怕被批評,這反而是幫助成長的契機」
1.工作環境
source:unsplash@kate_sade
每天身處的工作環境很重要。可能你不喜歡同事,可能你不喜歡通勤,可能目前這份坐著打字──或站在櫃台前、每天到處跑的生活不適合你,又或辦公室的氛圍讓你覺得難以呼吸。2020年,台灣因為疫情受到良好控制,所以較少有被要求在家工作的情況,但Brynn Johnson提出一份Global Workplace Analytics的報告,顯示受調查的員工中有77%喜歡在家工作的靈活性,69%的人覺得在家工作後自己變得較健康;若疫情結束,有76%的人希望繼續在家工作。 當然,相對來說也有24%的人覺得在家工作很難受。這可以幫助你思考、觀察一下身旁的工作環境,它是否出現了什麼問題?
2.私人生活遭逢困境
source:pexels@Kat Jayne
Brynn Johnson指出,就人力資源方面,有個眾所皆知的事實:員工的私人生活會影響工作成效。「私人生活」也可能影響你對工作的滿意度,來自生活中的壓力:伴侶、家庭、住的套房不太舒服,或你的經濟狀況入困境,都會使你難以集中精神和享受工作。試著積極解決你正遭遇的生活困境吧,「擺爛」事情是不會變好的;而擁有美好的個人生活不是為了工作,是為了你的整個人生。
延伸閱讀:親愛的你不孤單!面對「憂鬱」該有的8個人生態度助你揮別低潮
3.健康出現問題
source:pexels@Keira Burton
充足的睡眠、健康飲食、定期運動──反覆在講的,但大家也常常忽略的。面對挑戰前要先擁有健康的身心;但如果你發現,自身的不健康就是工作害的,那就要好好思考一下這份工作對於你的意義了,畢竟為自己賣命還可以,為老闆賣命似乎不太值得。重複一次:飲食、運動、睡眠,把握好這三者,找出適合自己的健康生活規律。
延伸閱讀:時常肩頸痠痛怎麼辦?上班族必懂的「工作疲勞、用眼過度、生活壓力」紓解法!
4.來自社會對於「工作至上」的壓力
source:unsplash@digitalsennin
這是儂編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屬於心理層面的事:你是否「過於重視社會對於工作的價值觀」?台灣人工作時數高,除了工作似乎不再有其他。從求學階段開始,我們被要求考好成績、上好學校,父母告訴你最終目的是擁有一份「好工作」──然後呢?你真的快樂了嗎?人生要面對的問題不單單只是「工作」。試著放下「工作至上」的價值觀吧,悠閒並不等於偷懶、你是人而不是「工具」、做什麼職業並不等於「你是誰」,這種被注視的目光只會令你更疲憊於工作。若工作壓力本身就來自於上司或同事的施加,那更建議要坐下來好好溝通、調整。
延伸閱讀:30歲,你應該要得到「生活、工作」兩樣東西!但別浪費時間在加班
5個問題,探索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source:pexels@Anna Shvets
Brynn Johnson談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是最重要的事,只抱怨「我不想工作」那是不夠的,「大多數人知道他們不想要的東西,但要分辨他們想要的東西卻異常困難。我們必須找到一種方法來獲得想要的東西──即使你沒有意識到。」關於方法,不妨試著自問下列的幾個問題,探索自己,並記錄下來,設法得到它:
1.當我閉上眼睛時,我想去哪裡?
2.如果我可以回到過去,我會選擇什麼職業?
3.如果沒有面試就可以找到工作,那會是什麼工作?
-
4.如果我可以一邊賺錢一邊獲得樂趣,那會是在哪一種的情況下?
5.如果能夠沒有壓力地賺錢,那會是在哪一種的情況下?
參考資訊:Brynn Johnson:〈4 Insights on Why You Don't Want to Go to Work〉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