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有魅力又令人難忘的對話,常常來自於出乎意料的觀點輸出和經驗分享,而這是有技巧可以練習的。「你問我答」的情況常常會在商務對話、社交場合裡出現,多數人習慣收到一個提問後,依照問題的邏輯與節奏來回答,但這種問答模式其實很乾、很難聊,重點是沒有記憶點。若想要促進彼此關係,其實在對話的設計上,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向,都是常用、有助於和談話對象互相增進了解的方式,大家不妨實驗看看,是不是比單純的你問我答更好?
延伸閱讀:小心有損專業!職場上4種「讓人聽不出重點」的話別再用,避免一切的無效溝通!
把球拋回去,藉機多了解對方
source:Pexels
大部分的人都希望在對話中,有機會表達自己、說說自己的故事,但以社交目的來說,讓對方介紹自己、多說一點話,更可以促進彼此關係,所以如何找機會丟球、讓對方成為說話者,是很重要的。
方法 1
source:Pexels
回答完畢對方的問題後,反問對方:「欸!蠻特別的,你竟然對這個有興趣,我常常被問到 xxx,但比較少人會問我 xxx,你是什麼原因會好奇這個?我好想知道。」
方法 2
source:Pexels
聽完問題後不馬上回答,而是說:「這個我是菜鳥啦,還在亂闖亂撞,我反而想請教你,你做那麼久了,你對於 xxx 有什麼看法?」遇到前輩、長輩一般都會採取這個方式,因為前輩可能出於客套才起這個話題,我們身為晚輩的,可以先讓長輩分享經驗,再找機會分享自己的。
延伸閱讀:莫名有招黑體質?4個「溝通眉角」避免說話太直,當心沒朋友!
回答完可以料想到的答案後,給對方一個新的資訊
source:Pexels
「這個我之前好像分享過,就是 xxx 或是 xxx 都是可行的好辦法,但是我最近也發現一個新的方式更有效率,而且可以避免競爭,就是 xxxx(全新資訊)。」或是客製化的答案:「這個我之前好像分享過,就是要 xxx 或是 xxx 都是可行的好辦法。但是以你目前的情況,我建議可以試看看 xxxx,可以更有效率,而且可以更快有效果,也比較不用投入那麼多資源。(客製化的答案)」
導入專家建議、引薦人脈或是介紹資訊來源
source:Pexels
可以說:「這題我的看法是 xxx,但你如果對這個有興趣,其實可以去看這兩本書 xxxx 以及 xxxx,我可以借你,或是圖書館也都有,這兩本都是著重在你問到的 xxx。我讀過,很有幫助。」也可以說:「這題我的看法是 xxx,但有一個朋友 xxx(或是有一個單位 xxx)其實一直在研究這一題,你可以去請教他,應該可以有更全面的收穫,我也可以幫你介紹。」
延伸閱讀:任務再緊急也別省略溝通過程!3 個提問技巧務必做到,對方更容易「聽進去」 !
避開對話中的雷點:交淺言深
source:Pexels
對方的問題涉及你不想公開說明的資訊,有時候是經濟情況、家人資訊、個人的看法等等。隨著問問題的人給你的感覺不同,你不是每一次都想照單全收這些問題,這個時候就不要勉強自己回答:「說來話長,未來有機會、有時間再慢慢告訴你。」或是「談起這個就不開心,改天再聊,才不會破壞氣氛。」
避開對話中的雷點:對方很難聊,你還硬要聊
source:Pexels
有時候初次見面的人,很難判斷是不是價值觀吻合,這種情況下就是話不投機半句多,此時別勉強,低頭喝茶或是離開座位去洗手間、假裝接電話,用這三招中斷談話就好。不然再怎麼運用技巧都是浪費時間與精力,而且場子裡如果還有其他想多聊的朋友,花時間耗在這裡就可惜了。
延伸閱讀:職場溝通效率如何提高?公關聖經教你「7C原則」:應以受眾的角度思考、建立「完整性」能增強說服力!
避開對話中的雷點:一直在等對方帶話題
source:Pexels
內向者通常只會接話,不會帶話題,這個時候如果遇到對方也是內向者,彼此等來等去,節奏很慢,對話空洞又刻意,會愈來愈尷尬。可以練習讓自己成為帶話題的人,不要一直等待,這樣會順利得多,對方也會鬆一口氣。
原文出處:經理人
主圖來源:Pexels
更多內容:
加入Bella LINE@ ,成為儂粉每周五抽時尚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