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 82 個關於 #基隆人 的文章
基隆這幾天天氣灰濛濛、微涼,實在很適合獨自散步至「正濱漁港」去看看海、吹吹風。聽從友人推薦,來訪近期新店,也就是「默默吃 Mer Café 2.0」昇華版-「芍米 Kiku Café」(下文簡稱:芍米)。特別喜歡2樓少少的座位區安排,一方面不顯擁擠外,往外看,更是剛好正對著「正濱漁港」的景緻,彩色小屋與人潮之間的悠閒漫步,實在超Chill啊〜
歷經2年多修繕、整合,於2023年開幕的「安樓文旅」儼然已在基隆旅遊業或本地社群之間,掀起一陣歡呼及討論聲。業主及專業團隊們,悉心重現70年前,這棟戰後時期便已存在的新古典主義仿巴洛克式風格之建築藝術,並將其運用為合法民宿經營。哪怕大半輩子都在基隆成長、生活、居住的克編我,都還是萬分期待有天,能在特別的時刻裡,提著行李,下塌於此,來趟兩天一夜的小旅行,予以自己沉浸在這美麗而復古的氛圍啊~
半圓形遮雨棚、在滿是日式昭和風格的木製裝飾,以及一些趣味海報及動漫圖案...等物件的點綴下,基隆新興咖啡店-「喫茶開門」從外觀到內裏,彷彿“芝麻開門”似地,帶往一段回到過去昭和復古感的時空隧道。也因其臨靠「正濱漁港」旁,讓這間巷弄轉角的日式喫茶店,多了一份專屬於基隆大海的閒情逸致情懷。
上週六一早,克編我跟著友人Gary來山城-「玫瑰山城」,沒想到距離基隆八斗子潮境公園還頗近,騎車約莫15至20內分既可到達。「玫瑰山城」原本是有供餐或下午茶的餐飲服務,後或因疫情緣故,就改以單售咖啡、飲品,以及本就一直都有的民宿(此棟後上方的白色建築)為主。哇~我光是想像一早在迎面著海的房間醒來,就該有多麼愜意啊~更別說,若遇一片晴空萬里,那根本堪稱夕陽、落日的最佳觀賞視角,遼闊山海景,絕美一眼難忘。
早在本次克編我探訪「魚咖啡」前,就已聽聞基隆有處爆紅的拍攝、打卡的「波浪路」,主要由於山坡地勢的構造而得名。沒想到,原來店家位址剛好就在這條特殊地景的斜波上,倒也算是小小幸運。小小一間社區型的轉角咖啡店,儘管遠離了人多、熱鬧的基隆市區一帶,但待在這裡,反而更能讓自己沉浸、感受到一股靜謐又舒適的咖啡香氛圍。
大概無論全基隆市民,還是來此遊玩的外地觀光客們,通通都透早跑來這兒買早餐了吧?!關於「周家蔥油餅」(下文一律簡稱:「周家」)在地經營超過50年的老字號名聲,克編我真的不用多加贅述,早就是各大新聞台及網路社群中,連袂曝光的必吃美食名單之一。但報導永遠不嫌多,今晚9點,《基隆人帶路》專欄就是要告訴各位儂粉們,「周家」的排隊盛況是真的(而且是誇張的人龍)!好吃更是真的!
位在新豐街蜿蜒斜坡上的這間「日光複合式美髮甜品店」,經營模式在基隆餐飲業來說,算是少見也頗妙,因為它除了提供各式髮型服務之外,也兼賣冷、熱的手工冰品及甜品。克編我早早就將之放入待訪名單好久囉~要不是礙於交通離我家略遠,我可能也會像熟識一樣,三不五時下了班,就會騎著他的Gogoro去店上點個一球、兩球冰沙來當飯後甜點。因為他每次都跟我說「日光」老闆做的冰沙球有多綿密、多好吃的,聽到我都多想躍躍欲試。
也許對它市觀光客而言,“騎樓咖啡”,是備感新奇的接地氣體驗、是特殊民情的街景;但對我來、對許許多多在此生活的本地居民來說...那早已是再平凡不過的基隆人日常。位址在愛五路3號轉角處的「阿信咖啡」,以專業經驗、平價但高水準CP值的定位,提供了一處充滿溫暖風格、讓人自在又放鬆的咖啡空間。
從房子外觀看起來,就像是愛種花花草草的平常人家,萬沒想到,一打開木門,裡頭的模樣,還真是別有洞天的新發現。位址於月眉路240號的「Wind 像風一樣」,是一間有著獨立花草庭院的預約制餐廳。從端出來的每一道料理到吃下肚的每一口,都能感受到主廚一家子用心經營的溫暖款待,就宛如在不熟識的陌生人家裡吃飯,但他們好客、熱情,招呼著你品嚐精心準備好的美味佳餚!很是美好的用餐體驗。
現在很流行的餐車文化,或許可算的上是老一輩把手、把手推著古早味攤車而來的演變。流動攤販的趣味性就在於,你沒法確切掌控會出現的位置或時間,很可能這一次恰巧路過、吃到,但當下一次再想買,往往就變成「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了」的情況... 但不知為何,像這樣不少從年輕做到老的叔叔、阿姨們一賣數十載的古早味流動攤販,在基隆各處似乎也特別常見,四處跑,很難追。有時義二路、有時中正路、有時暖暖區、有時安樂區...往往在這邊停留賣一下,接著就又不知往何處去,路線難以捉摸。而那又是一種能讓人真正感受到基隆別於它市的獨特生活氣息的時刻。現在,就隨我來一起往下滑看、細數個人推薦的「10攤真正在地隱藏版的推車古早味」,一同感念下那懷舊的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