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 6 個關於 #安靜離職 的文章
近年來,社會中掀起了一股名為「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的潮流,尤其在Z世代(1990年代中期至2010年代初出生)中成為廣泛現象。這個詞語並非字面上的辭職,而是指年輕人選擇在工作上不再主動爭取更多責任或挑戰,只在能力範圍內完成份內的工作,拒絕加班或超出自己工作範疇的任務。相較於升遷與職場競爭,他們更注重生活質量與個人時間,這種「躺平」思維背後的原因值得探討,以下儂編將用6點解析。
職場上的大疏離時代來了。 繼「大離職潮」,新一波「大疏離潮」(Great Detachment)正在席捲美國職場。 過去,在大離職潮中,想要打鐵趁熱、換個好工作的人,如今卻因為市場緊縮、通膨等風險,而只能瞻前顧後,和職場關係變得更疏離。
企業缺工是近年來非常熱門的議題,從2024年勞動部統計處最新的人力需求調查顯示,許多產業都正在面臨缺工狀況,其中又以住宿餐飲業、醫療保健業、藝術娛樂休閒服務業、營建工程業、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等五類,在今年第一季的缺工最為明顯及嚴重。而造成企業大缺工的因素很多,除了疫情後的各類影響外,其中還有個很大的變因是,許多Z世代年輕人對於「職業」的觀念已逐漸產生轉變。
安靜離職現象去年一度成為全球人力市場的熱門話題,員工試圖在工作中設立明確界線,只願做好規範中的工作,不願額外付出或承擔更多,被視為對職場忙碌文化沉默的抵抗。然而根據蓋洛普 2023 年最新發布的《全球職場現況》報告,59% 員工正在安靜離職,另外有 18% 員工則正在做著相反的事:他們不再隱藏對工作、職場不滿的情緒,開始「大聲離職」。
要為過去的一整年下個註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大多數的人的感同身受,那麼今年由《牛津英語辭典》選出的年度關鍵字"躺平模式(Goblin Mode)"這個新穎的詞彙是甚麼意思呢?又為什麼會讓那麼多人覺得身在其中,而投下這一票呢?
很多人上班族對職場感到疲乏,不想沒日沒夜的加班卻得不到相對應的收穫,明明下了班生活卻總是被來電侵擾,所以開始用「安靜離職」的上班模式面對工作,但這樣的方法真的好嗎?有的人認為這是找回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卻也有人因此感到壓力,今天感到困惑的上班族們,就跟著儂編一起認識新興工作型態「安靜離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