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 82 個關於 #養生 的文章
拜現代精緻的飲食所賜,不是只有肥胖才會造成脂肪肝,錯誤的飲食方式,也容易導致脂肪肝找上門。肝是無聲的器官,日常生活中不均衡的飲食模式,無形中加重肝臟的負擔,並引發一連串代謝問題,若沒有及時調整,更可能從健康的肝臟,一路從輕度脂肪肝發展到中度、重度,甚至肝硬化與肝癌。
2023年1月5日節氣來到「小寒」,天氣寒冷,大冷還未到達極點,所以稱為「小寒」。小寒時節,民間忌諱天暖,有諺語「小寒天氣熱,大寒冷莫說」的說法,如果小寒不冷,到了大寒,天氣就會極為嚴寒,冷到用語言無法形容的地步。民俗專家楊登嵙老師也特地提點一些注意事項!
2022年12月7日就是「大雪」節氣了,在這個時節萬物潛藏,養生要順應自然規律,在「藏」字下功夫。從中醫角度來看,此時已經到了「進補」的大好時節,這裡的進補並不是一般所說的隨便吃點營養價值高的補品,而是要通過養精神、調飲食等方式來注意,我們就來看看在「大雪」有哪些民俗養生注意事項!
妳也愛吃麵包嗎?軟綿綿有時外皮烤得香酥脆口,那香濃的滋味真的讓澱粉控們受不了!不過為追求更健康的飲食生活,愛麵包的妳,在挑選上可得注意了!美國《哈芬登郵報》(Huffpost)針對市售麵包的營養價值進行調查,並邀請五位營養界專家票選出「最不健康麵包」TOP5!究竟...我們日常都誤吃了哪些「體重殺手」?快一起來了解~
2022年10月23日進入「霜降」的節氣,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即將要開始。在這個季節轉換的節點,也是有些特別事項要注意,以下就來整理民俗專家楊登嵙老師的建議。
燕麥奶的風潮從歐美國家吹進台灣也一段時間,近期更有越來越多人願意嘗試,甚至愛上口感滑順又百搭的「燕麥奶」,Heho 營養師宜庭帶大家一起來看看燕麥奶的優缺點,同時邀請到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施純光教授解析市售燕麥奶適合的族群和自製燕麥奶的關鍵 2 步驟!
入秋後日夜溫差較大、水分散失嚴重,皮膚與呼吸道黏膜易感乾燥,因此更要注意身體的保養,廖欣儀營養師也告訴大家秋季養生的重點:水溶性纖維質來滋潤身體,維生素與ω-3脂肪酸來保養呼吸道,推薦大家從這12種食物中獲得營養。
2022年10月8日進入「寒露」的節氣,「白露」後,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到了「寒露」,則露水日多,且氣溫更低了。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好穿棉。」看來天氣是越來越冷了,在民俗養生上也有一些注意事項要好好注意,以下儂編就來整理楊登嵙老師的建議!
2022年10月4日是農曆9月9日也就是「重陽節」,傳統上這天就是所謂的「敬老節」,提醒為人子女孝敬高齡長者,發揚孝順美德,也祈求長輩福壽長長久久。兒「重陽節」在古代是驅凶避邪之日,當天也是陽氣最重的日子,所以民俗專家楊登嵙老師也提供一趨吉避凶的方法!
俗話說「肝若好,人生是彩色的」,我們的吃的、喝的,都會經由肝門靜脈被傳送到肝臟,由肝臟將葡萄糖轉換成肝醣,或讓肝醣轉成葡萄糖利用,同時肝臟可以分泌膽汁,加進消化道幫助消化脂肪,也可以過濾血液中有害物質,排除毒素。因此「小心肝」是非常重要,儂邊盤點了9大天然護肝食物,平時可以透過飲食來幫助肝臟更加健康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