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 30 個關於 #負面情緒 的文章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類似經驗:每當心情不好、遭遇挫折的時候,都會希望盡快平復,讓負面浪潮趕快過去。所以,我們把自己投入群體中,透過熱鬧、喧囂使心情亢奮,以為只要這樣做「心情就能好起來」,倒頭來卻發現,好轉的機率非但微乎其微,甚至會出現更空虛、失落的附加情緒。
產生負面情緒並不是一件難以啟齒的事,每個人都有心情低落之時,無論是工作壓力、生活困擾,還是人際關係問題,都可能讓我們感到無助及沮喪。當低潮來襲時,我們該如何應對?儂編整理了以下6個有效方法,將幫助你解決突如其來的壞情緒,不妨一起試試看!
許多人在面對令人不悅的事情時,往往會抱怨:「怎麼我又這麼倒霉?這種事怎麼總發生在我身上?」然而,越是陷入到這種想法當中,心情就越容易變得糟糕,而心理學「空船效應」就是在告訴我們,其實在很多時候,真正讓我們陷入壞情緒的並非是事件本身,而是我們自身的心態喔!
媽媽們平常最忍受不了什麼呢?是孩子哭個不停,還老公襪子又亂丟…?也許老公和小孩都沒那麼可惡,可惡的是其實是空空如也的肚子發出的警訊!美國一項研究證實:女性「肚子餓時容易發脾氣」其實是真的,血糖的降低影響了大腦,就可能出現煩躁或失控的生理抗議!
許多人的自信與自我價值,得要倚靠他人的讚美與認同,才能建立。但事實是,你怎麼看待你自己、認為自己是怎樣的人,它對你人生好壞影響,絕對比別人的眼光來得重要得多!
與人相處互動,遇到不被善待或遭受大小眼對待時,當下總被負面情緒狹持,脾氣變得暴躁衝動,做事魯莽不計後果,每回總到闖禍或禍從口出,才暗自懊悔?
你或許也知道這種情況:負面情緒突然襲來,沒有預警,也沒有理由,有如「晴天霹靂」。你感覺生氣或悲傷,變得沉默或憤怒,卻不知道自己發生什麼事。面對他人的詢問,你找不到解釋,自己也對情緒擾動感到困惑。
自我肯定感偏低的人經常反覆做的一件事,就是「自我貶抑」,背後隱藏的就是與他人的比較。他們會下意識地將自己與他人相比,因為「自己跟那個人比起來實在……」而低落,同時責備自己「做什麼都不行」或「必須變得跟對方一樣」。
現實生活中,無論東西方都很常見跟詛咒相關的新聞。專業諮商心理師林萃芬出版《從說話洞察人心》(時報出版)書中提到,譬如看過家庭失和、衝突連連,滿懷怨恨的家人會在牆上貼滿各種詛咒符令:「車禍斷腿」、「早日離婚」、「媽寶死」、「你會有報應」、「絕子絕孫」、「你會下十八層地獄」、「生孩子沒屁眼」、「全家死光光」等等,讓家人情緒受到很大的干擾。
又到了開學季,很多孩子們常有開學症候群的問題。當「內心害怕」超過「真實危險」,就會變得很焦慮。「焦慮」是我們渴望追求優越卻感到不足的反應。當「害怕」大過「問題」,就會導致適應不良。很多人會出現「沒有理由地害怕、焦慮」。跳出來,從別人的角度思考,就能帶領孩子們從焦慮性想法中脫困。